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三位目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0:09:09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三位目标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三位目标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三位目标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三位目标
何祥荣 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所确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是彼此渗透和相互融合的,三者有机地统一于学生的整个成长与发展过程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将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一、三个维度之间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是不能分割和分离的 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但它们各自又承担着不同的“责任”.“知识与技能”既是目标,又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所以我们说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仍然是数学学习的重点,但对“基础”的内涵和要求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过程与方法”同样是一个教学目标,但它又是一种媒介,它为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它以情感与态度为动力,以已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同时又为进一步促进情感与态度,形成新的知识与技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当然,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让学生从中感觉到学习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感受到不同学习过程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使学生的不同思想方法得到充分有效的交流.积极的、有益于获取知识的情感与态度,必须通过相应的方法和过程,在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中去逐渐建立和形成,这是“过程性目标”所必须追求的,也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一大亮点.二、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方式和过程是不同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身成为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并不是附属的.情感不仅对学习过程有着重要的启动、激励、维持和调控作用,而且与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信仰的确立、个性的完善息息相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克服困难的意志与自信心,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态度以及善于质疑和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无疑在有效实现三维目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理想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一个情感知识化与知识情感化的过程,成为一个具有生命意义的过程.三、三维目标的落实体现在真正把教育放在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上,放在学生人格的完善上 建构主义认为,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应该是由兴趣、知识、记忆、情感、感知、反省、行动、平衡、摄动、重建、迁移等组建而成的循环过程.正因为这样,数学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不只是要求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它还应当包括促进学生在思维能力、思维水平、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数学思考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要有效地实施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我们就要在教学中做到知能协调——因为要使数学知识和技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理性的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才能实现;做到知情统一——因为让学生充满自信、充满热情地学习数学,就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做到情理结合——因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是理性的音乐,而要重视研究学生获取与运用知识和技能的思维过程,首先要激发学生乐于思考问题的情感. 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三维目标同时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但在具体的每一课时的实施中可能也会有所侧重,尤其是对“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而言.教师在教学预设时,既不能单纯地考虑认知目标,也不能把有机的整体割裂为一个一个单纯的目标,而应把重点放在如何有机地整合这三个维度上,让三者相互渗透,水乳交融. 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三维目标的教学,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 提高课堂效率,实质上要抓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课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就等于任务完成了一半.当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抓兴趣中去,哪怕是发现星星般的亮点,我们也要把它渲染成太阳般的耀眼,感染周围学生们的情绪.我们应始终记住,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二、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课堂当中去思考,去学习,去训练.每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学生很容易出现感官疲劳,注意力分散,这就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无论哪一种不可能都适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作为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特别是在新课改理念下更应转变观念,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着重做好以下二点: 首先尽可能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音响语言的接受能力为4.4比特/秒,而对画面构图中信息接受能力为46比特/秒(比特是信息量的单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利用挂图、漫画、投影、录像、电视等教学媒体,从而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兴趣和能力. 其次教师应针对教材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要挖掘教材活性因子,组织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形式,如实验探究、演讲、讨论、小导师、网上查阅等形式,尽量少用讲授式进行教学.但是,多媒体教学方式应该使用得当和适时,切忌泛用和弄巧成拙.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创造性 教育改革的方向、目的,就是使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和谐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活动,在课堂上只有把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导演”的教师,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其主要任务就是努力使得每个学生达到最佳状态.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学生在下列情况时容易达到此项目标,它们分别是:有兴趣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能自由参与探索和创新时;被鼓舞和信任做重要事情时、对自己有更高期待时、对教师充满热爱时.这就意味着我们教师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关注差异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为行动指南,以提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为目标,通过有效的行为养成,充分重视感情交流,营造平等、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创造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归属感的获得,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制订和课堂纪律自治.同时优化课堂,避免形式主义,激发兴趣,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善于利用情境、问题和评价等多种激励方式,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梯度,使得课堂提问形成一个问题连续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时间、空间逐步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学生没有时间、空间,主体化和个性化就成为一句空话. 那么,学生应该参与什么? 首先是教学目标上的认同性.其次组织策略上的配合性.再次是思维活动的深入性.最后是结果评价上的接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