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24至1945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并简要分析各阶段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的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中遵循了怎样的原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19:00:47
从1924至1945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并简要分析各阶段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的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中遵循了怎样的原则?

从1924至1945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并简要分析各阶段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的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中遵循了怎样的原则?
从1924至1945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并简要分析各阶段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有何特点?
结合所学的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中遵循了怎样的原则?

从1924至1945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并简要分析各阶段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的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中遵循了怎样的原则?
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专题辅导
(工业文明时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按单元知识线索归纳复习要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民革命运动
⑴“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①直接原因:在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无视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同意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②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
高呼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等.
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主要活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东郊民巷示威;火烧赵家楼曹汝霖住宅,痛打章宗祥.
③发展——6月3日后,上海工人的罢工斗争,全国各地的声援.
④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巴黎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⑤性质、特点和意义:
性质:是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特点: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意义: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工人阶级的政治觉醒;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⑵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开始有了核心领导力量
①成立条件: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中国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以及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力量,奠定了阶级基础.
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
②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 五要素:时、地、人、事、果:
时间:1921年7月23日——31日; 地点:从上海到浙江嘉兴南湖;
人物: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李达等13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柯尔斯基;
事(经过):通过了党纲和当时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结果: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
③性质、特点和意义
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统一的、工人阶级的政党.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从此有了领导核心,中国革命的面目开始焕然一新了.
⑶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中心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独立、自由的、统一的民主共和国.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⑷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1922年1月——1923年2月
领导: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前身).
主要事件:香港海员罢工、安源路矿罢工、开滦煤矿罢工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其中,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把这场工人运动推向了顶点,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已经登上了世界的政治舞台”.
⑸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①背景和条件:两次护法运动的失败,使孙中山意识到,依靠一派军阀打倒另一派军阀,革命是不能成功的.要使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寻找新的道路.孙中山这种思想上的伟大转变,成为国共合作实现的必要条件.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的教训,也使中共意识到,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共产国际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中共“三大”(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制订了国共合作的方针: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②国民党“一大”召开——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时间:1924年1月;地点:广州;人物:孙中山主持会议,国共两党代表参加;
事(经过):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正式决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接受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民族主义:旧: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新:反对帝国主义.
民权主义:旧:创立民国;新:政权为平民所共有.
民生主义:旧:平均地权;新: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结果: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③意义:革命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就展开了.
⑹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①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和孙中山发起国民会议运动(1924——1925年)
②“五卅”运动(1925年)和省港大罢工:顾正红事件(日本制造),五卅惨案(英国制造),上海“三罢”斗争;省港大罢工和沙基惨案(英国制造).五卅运动掀起了全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高潮.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1926——1927年)
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黄埔学生军(后以其骨干,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开始后,称北伐军)完成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北伐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中国.
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北伐进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北伐军兵分三路:一路指向湖北、湖南,一路指向福建、浙江,一路指向江西.其中两湖战场是主战场.
两湖战场,汀泗桥、贺胜桥战役,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称号.
1927年初,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也从广州迁到武汉.
1927年3月,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上海.
④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1927年)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月18日,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
1927年4月28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京杀害了李大钊.
1927年5月21日,汪精卫指示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持续三年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终于破裂,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彻底失败了.
第二阶段:国共政权的十年对峙(1927——1937)
⑴ 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探索
①三次武装起义和中共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开始
南昌起义:
背景: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共意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过程:时:1927年8月1日;地:江西南昌;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事:起义取得胜利;果:撤出南昌,南下广东受挫,朱德、陈毅率领,转移至湘南,坚持斗争.
特点:南昌起义继续使用国民党的旗帜,起义后的军队仍称国民革命军.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新时期.
秋收起义:1927年9月;湘赣边界;毛泽东;进攻长沙失利,文家市决策,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全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次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广州起义:1927年12月;广州;张太雷、叶挺、叶剑英;成立苏维埃广州公社;结果失败.
总结:
三次武装起义试图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城市中心论),目的在于夺取中心城市,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由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势力主要集中在城市,三次起义先后都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不能盲目照搬外国的经验.
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探索
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壮大.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阐明了中国红军和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明确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中国革命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③国共对峙局面的形成
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导下,到1930年,全国建立起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1931年冬,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为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朱德为中央军委主席.国共政权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从1930年底到1933年上半年,国民党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先后发动四次“围剿”.在毛泽东等领导下,工农红军采取“避敌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等战略战术,先后粉碎了敌人的四次“围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得到巩固和发展.
④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原因: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中央苏区的推行,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过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军第一方面军开始长征.项英、陈毅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
遵义会议: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批判了博古等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改组中央领导机构,撤换了“左”倾领导人博古、李德等的职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推举张闻天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负责军事指挥.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还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在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克服张国焘的分裂倾向,越过大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⑵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①“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的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撤入关内.日军很快占领东北三省,并于1932年4月扶植清废帝溥仪建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后改为“满洲帝国”).
东北人民不甘心做亡国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杨靖宇的领导下,坚持抗战到最后一息.
②“一•二八”事变和十九路军的顽强抗击
1932年1月,日军大举进攻上海,19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的指挥下顽强抗击,迫使日军四易主帅.
③长城沿线国民党爱国将领的抗战
1933年,热河失守后,日军进攻古北口、喜峰口等长城要隘.29军宋哲元部一举夺回喜峰口;中央军关麟徵部血战古北口.
为抗日救国,冯玉祥和共产党员吉鸿昌等组成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等地.
④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
1935年,日本挑起华北事变,妄图使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成为第二个伪“满洲国”.他们唆使汉奸殷汝耕组织“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脱离中国政府管辖.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发起了爱国的“一二•九”运动,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936年,全国各界救国会在上海成立.国民党逮捕救国会领袖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王造时、史良,史称“七君子事件”.
⑤西安事变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背景和原因:
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作出了组织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定.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迫切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6年12月,蒋介石亲临西安,逼张、杨“剿共”,张、杨12月12日举行“兵谏”.
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亲日派何应钦主张“讨伐”,日本帝国主义希望中国发生内战,以乘机渔利;亲英美派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等力主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并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到西安参加谈判.蒋介石最终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中国由内战走向全国抗战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抗日战争(1937年7月——1945年8月)
⑴战略防御(1937年7月——1938年10月)
①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华北危机.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讲话,表达了对外抗日的强硬态度.
接着,日军大举进攻北平和天津,29军副军长佟麟阁和132师师长赵登禹以身殉国.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打响了.
1937年8月,经过国共两党协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这是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的两个主要标志.后来又把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后,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
②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是抗战爆发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忻口会战;八路军夜袭阳明堡机场;120师雁门关伏击战.
淞沪会战:“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开始;持续三个月,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神话;南京陷落后,日军进行了大屠杀.
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是抗战爆发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武汉会战:1938年10月,广州、武汉陷落,战略防御阶段结束
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广大爱国将士浴血奋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日本帝国主义虽然占领了中国的大片土地,但迫使中国投降的目的并未达到,反而陷入了长期战争的泥淖.
③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
针对“亡国论”和“速胜论”,毛泽东在1938年5月写了《论持久战》一文.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由于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所以,抗日战争必然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兵民是胜利之本,要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抗战,要实现全民族的抗战.
《论持久战》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抗战胜利的方向.
④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
中共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人民战争路线);洛川会议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了许多抗日根据地,其中,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敌后第一块抗日根据地.
⑵战略相持(1938年10月——1945年8)
①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另外,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广泛建立,已严重威胁到敌人后方的统治.于是,日本改变侵华策略,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把主要兵力用于对付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②国民党内部的分化
在日本的诱降下,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成立了汪记国民政府,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傀儡.
蒋介石虽没有投降,但却转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41年,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了中外的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坚决回击的方针,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任用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同时揭露国民党的反动面目,从而赢得了国民党内部的中间势力和进步势力的支持.英美两国担心日本侵占中国,也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国民党顽固派陷入孤立,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被打退了.
③抗战相持阶段,中共领导根据地军民坚持抗战
解放区战场是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广州、武汉陷落后,日军把作战重点转向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上,八路军、新四军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1939年黄土岭之战歼敌千余,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
1940年的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的攻势,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④中共领导根据地军民克服困难的斗争
1941年到1942年,日本为把中国变成其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清乡,使根据地军民面临严重困难.
政治上,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名额,发展并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经济上,实行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以减轻人民负担,改善军民生活.为团结地主一起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军事上,广泛发展民兵和地方武装,并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多种形式打击敌人.
思想上,开展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⑤中共“七大”,迎接抗战胜利的到来
1945年4月,陕北延安,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指出了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的光明与黑暗两个前途.
朱德《论解放区的战场》的报告.
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大会还选举以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的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⑶战略反攻(1945年8月)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结束.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督促日本无条件投降,遭到日本拒绝.
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放一颗原子弹,给日本以重大杀伤和恐慌.
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
8月9日,毛泽东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意日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终,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已全胜而结束.
第四阶段,人民解放战争(1945年——1949年)
⑴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重庆谈判(1945年8月——10月)
背景: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中共愿意和国民党谈判,组织民主联合政府;但蒋介石却在美国的支持下决定发动内战,消灭共产党.为争取时间准备内战,同时为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和平.
过程:为争取和平、民主,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到达重庆.最后与国民党签署了《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结果:被蒋介石撕毁.
⑵内战爆发和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了全面内战.
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凭借其优势,采取全面进攻,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
为粉碎其进攻,人民解放军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粉碎了全面进攻
全面进攻失败后,国民党军队集中对陕甘宁和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
在陕北,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在蟠龙羊马河地区歼敌一个旅;在山东,陈毅指挥华东解放军取得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军队最精锐的整编74师.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被粉碎.
⑶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胜利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到达大别山区,陈赓率军进入豫西,陈毅、粟裕大军进入苏皖地区),彻底打乱了国民党军队的防御体系.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起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⑷北平和谈和渡江战役
1949年4月,国共双方代表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达成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字.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开始;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统治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成立.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谰、高岗为副主席,林伯渠为秘书长,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北京为首都;临时宪法和施政纲领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告一段落.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第五阶段: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⑴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开展了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和土地改革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

很有用的,我上课的讲义!

1927到1945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可以分为那几个时间段 1924到1945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有何特点?(两问) 从1924至1945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并简要分析各阶段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的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中遵循了怎样的原则? 从1921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那些战争(或革命) 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的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包括哪些?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是什么?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是 1921~1945年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政策是如何演变的 1921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有哪些重大政治事件? 1921年中国共产党发生过的重大事件 2014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 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赢了国民党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14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哪些重要会议 1927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发生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请按年代顺序排列! 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意义? 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意义? 1956年至1978年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及经验教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