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晋书和世说新语对桓温有不同的评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8:06:29
为什么晋书和世说新语对桓温有不同的评价

为什么晋书和世说新语对桓温有不同的评价
为什么晋书和世说新语对桓温有不同的评价

为什么晋书和世说新语对桓温有不同的评价
对于桓温其人,史家见仁见智,议论很不相同.
  其一,主要从对晋室的忠奸立论,贬斥桓温的个人野心.《晋书》以桓温与王敦二传同列一卷,即属于此.这种见解,历来支配史界,现在的影响已经不大了.
  其二,主要从民族斗争角度立论,着力褒奖桓温北伐业绩,而不介意其对晋室的态度.持这种见解的学者,现在比较多.
  其三,认为桓温以北伐为手段,以篡夺为目的,把由于北伐而增进的实力和威望用之于篡夺,所以不会尽心力于北伐,也无意久事中原.这就是说,桓温的政治野心限制了他的北伐活动,使北伐活动得不到广泛的支持.而且,其时北方民族关系混乱,民族兴起的潮流一浪接着一浪而来,新的民族势力一个接着一个出现.因此,任何北伐战役的成果都无法得到巩固,桓温北伐也是如此.这是形势使然.所以桓温北伐意义颇为有限,战略上说来最多只能起以攻为守的作用,把混乱的民族斗争限制在北方,不使它蔓延到江东来.从战略上说,交战状态中的一方如果完全没有进攻能力,也就难于防守.不过在这种战略作用的发挥方面,在北伐行动的坚决性方面,桓温北伐无法与祖逖北伐相比.
  唐修《晋书》缘何会对《世说》情有独钟?目前,学者一般认为原因有三:
  首先,是《晋书》编撰者多为当代文人学士,注重文、史并茂,雅信兼得,而《世说》所记,文笔可观,故成为取材的上佳之选.
  其次,唐修《晋书》以臧荣绪《晋书》为蓝本,而后者就曾选取了不少《世说》中的记载,转相引据,自然而然.
  第三,《世说》本身的特点(如动人的故事,优美的文辞,丰富的史料等)也使它有资格成为编修《晋书》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这样的分析基本上是可靠的.此外,在唐时刘孝标的《世说》注本最为盛行,刘注的详赡进一步增强了《世说》的史料价值,这恐怕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晋书》对《世说》的取舍、采撰和篡改
  由于《晋书》是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直接授意下撰修的,事实上带有“政治任务”的色彩,唐太宗甚至还亲自为一些纪、传撰写评论,在《晋书》中往往以“制曰”出之,故唐修《晋书》又有“御撰”一说.[22]在这样的背景下修史,史臣们对历史人物的记载和评价,不可能不受到最高统治者的影响.日本学者清水凯夫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即唐修《晋书》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圣意强烈笼罩下改修的.比如《晋书·王羲之传》说:“(羲之)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这一记载,是将《世说新语·汰侈篇》收录的“王右军少时,在周侯末坐,割牛心啖之.于此改观.”改修入《晋书》的.
  所以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