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古人归隐现象如题 ,500-8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9:47:24
怎样看待古人归隐现象如题 ,500-800字

怎样看待古人归隐现象如题 ,500-800字
怎样看待古人归隐现象
如题 ,500-800字

怎样看待古人归隐现象如题 ,500-800字
古代隐居者有两种情况:一、为修道.二、为躲避,例如躲避战乱、赋税、劳役、兵役、仇杀等等.
其实古代的隐逸生活要比普通大众的生活强出许多,自己开几亩田,没有人管,没有赋税,没有劳役,逍遥自在,粮食蔬菜若有剩余,还可以下山去换点酒喝,或者干脆自己酿酒.
而今天隐居却是比较痛苦,因为相对来说,古代的隐居生活比大众生活要强,当代隐居的话,生活却不如普通大众,这在心理上会有对比.
在这个意义上说,隐居者的减少倒是一种进步,很多学者在叹息隐居者的丧失,认为是当代人的物欲太强,这话很有道理,但也不绝对,因为我们的社会生活很好,国家政策很好,没有人逼着去做劳役、兵役、没有苛捐杂税,而且生活很丰富,到处是乐子,根本不必避世.
至于修道者,隐居只是一种修行方式,真正得道后,最后还是会入世,因为他不忍心抛弃众生.
隐士文化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成分,即便隐士消失了,但是隐者情怀却会经常叩击我们的心灵,这便是安宁祥和.

对社会不满而又无力改变
抑或是讨厌物欲追求自然

回顾中国文化的「归隐」传统,似乎是封建社会的特有现象,历史发展到今天,随著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异,传统的归隐观念己完全不适时宜。
有句话说“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从而体现出陶渊明并未真正意义上归隐、他心中仍然想着上进
(((【这句话经典】不适应主流社会的潜规则就选择归隐,能在世上流芳百世的人多半不是潜规则的缔造者就是追随者。)))在我们今天看来他是在逃避现实,逃避社会,但是当...

全部展开

回顾中国文化的「归隐」传统,似乎是封建社会的特有现象,历史发展到今天,随著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异,传统的归隐观念己完全不适时宜。
有句话说“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从而体现出陶渊明并未真正意义上归隐、他心中仍然想着上进
(((【这句话经典】不适应主流社会的潜规则就选择归隐,能在世上流芳百世的人多半不是潜规则的缔造者就是追随者。)))在我们今天看来他是在逃避现实,逃避社会,但是当时社会如此黑暗而自己又无法改变,只能独善其身。对古人的评价,不能以今天的价值取向去看待。事物都具有双面性

收起

官不是自己的,
美女不是自己的,
还是到哪儿凉快哪呆着,省着触景生情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擅其身。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