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北土壤形成差异和分布规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2:19:13
我国南北土壤形成差异和分布规律

我国南北土壤形成差异和分布规律
我国南北土壤形成差异和分布规律

我国南北土壤形成差异和分布规律
一:纬度地带性,即南北差异.
由于我国南北差异很大,分布在几个不同的温度带,温度差异悬殊.不同的温度影响了土壤母质的分化,土壤的形式转化,造成了,土壤的地带性差异,从南岭以南(包括台湾、海南)的砖红壤——长江以南的红壤——江西、湖南、江苏、安徽、河南西部等地的黄棕壤——辽宁、京津冀、山东等地的棕壤——黑龙江、吉林等地的暗棕壤.
二:经度地带性,即东西差异,
由于我国东西跨度巨大,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与离太平洋的距离差距不同,将水量差异明显.一般是从沿海到内陆植被依次出现湿润森林、半湿润的森林草原、半干旱的草原土、干旱的荒漠.而土壤一般出现的是:黑龙江大兴安岭以东的暗棕壤——大兴安岭以西的黑钙土——内蒙古及宁夏部分地区的栗钙土——甘肃的棕钙土——新疆的灰钙土和荒漠土.由于土壤中的有机质减少,土壤由黑变白,土壤也基本上是有细变粗.这是一条主要的东西地带
三:垂直地带性,即海拔差异
这条线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同一座山的南北坡存在差异,不过总体趋势差不多.随山体海拔高度的升高,热量递减,降水则在一定高度内递增并在超出该高程后降低,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类型相应地出现垂直分带和有规律的更替的特性.
下面以喜马拉雅山南坡为例,冰线以上寒冻土——4500米以上草毡土——4200米棕黑毡土——3800米以上棕毡土——3400米以上暗棕壤——3100米以上棕壤——2600米以上黄棕壤——2100米以上黄壤——黄色砖红壤.
总体趋势是越是往下,越趋于我国东南方向,越是往上,越是趋于西北.
第四,不是所有的土壤都有地带性规律,规律只属于大部分土壤.下面我将列举一下非地带性得土壤:
1、水稻土,只要有水稻种植,而且种植时间够长的话都有水稻土分布.
2、次生盐泽土
3、四川地区的紫色土
总之, 我国土壤存在很强的地带性,但是我国地大面广,地势变化巨大,农业耕作历史悠久,在整体地带性中镶嵌着一些非地带性的土壤.

额...你不是在问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