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如何教识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4:28:24
小学一年级语文如何教识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如何教识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如何教识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如何教识字
一、课堂教学灵活多变
识字教学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以一年级上学期为例,不仅要求会识字160个,而且要求至少认识363个字.对于这样的教学要求,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将很难完成.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堂这个“阵地”,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方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一)字图结合,直观形象.
一年级新教材,要求首先识记一定数量的字词,再学习拼音.这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抽象的字识记困难,但对字与图相对应的识字,却较为轻松.例如在教学象形字“目”时,先将画着眼睛的图展示给大家看,然后出示“目”字让孩子们观察,问:这幅图与“目”字有何相似之处?马上有孩子说:“把图横着看就是‘目’字.”就这样,孩子们轻松地记住了“目”的字形.又如,在教学《家》这首儿歌时,笔者将“白云”、“鱼儿”、“种子”、“小鸟”等词语配上相应的画面.刚一展示字图结合,孩子们就异口同声地读出了词语,比教者一字一词的范读效果好了许多.在以后的识字教学中,我们尽量将图与字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轻松识字,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识字过程是枯燥无味的.如何制造欢快愉悦的氛围让孩子们识字呢?笔者认为:将游戏引入课堂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在教学一年级语文《上学了》一课中,让孩子分角色表演“丁丁”、“冬冬”和“教师”的对话以及“丁丁”和“冬冬”的对话.结合教者指导,经过多组表演练习,孩子们在游戏中比较准确的认识了十二个生字.这在一年级新学期的第一次语文学习中是不易的.后来,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我们又将“走出字谜宫”、“山顶夺旗”等有趣的游戏引入课堂.孩子们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激情高涨,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
(三)互助互学,加快识字.
学习是个互助的过程,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直提倡互助互学.首先,将同桌的孩子作为一个最小的互助学习组,在学习中,他们可以互相讨论、互相检阅等.这样既教育了孩子应该互相帮助,也潜移默化地教会他们合作学习的精神.其次,在平常的识字教学中,如孩子有不认识或遗忘的字词,既可问同桌,又可下位请教同学或老师.只要学会生字,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能得到称赞.这一做法既加快了全班的识字过程,又让孩子们学到了初识字的一种好方法:多向别人请教.
二、课外引导,兴趣为主
课内识字是识字教学的主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笔者认为,课堂外的识字往往更加丰富、更为重要,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识字,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
(一)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引导孩子识字.
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识字愿望,只要我们积极引导,定会收到好效果.朋友讲述这样一件事:他与女儿上街,女儿边走边看,突然,女儿问道:“爸爸,什么叫‘有钱电话’?‘无钱电话’?”朋友一看,不禁笑了,原来广告牌上写着“有线电话”、“无线电话”.听了这件事后,笔者深受启发:每个孩子都是好奇的,都有识字的愿望,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周围的文化氛围进行识字教育呢?于是,在一年级孩子入学的第一天,笔者就充分利用了“彭州市实验小学”这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育人场所,带领孩子们参观熟悉学校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了“彭州市”“实验小学”“雷锋”“文明”等词句.以后,在课余及空隙时间,孩子们又认识了校园内的名言,草坪上的标语……两周之后,班上孩子的识字量增加了许多,孩子们识字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了.
(二)用故事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兴趣.
在每天的日常教学中,笔者坚持用一定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记得第一次讲故事时,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可在最精彩的地方,突然停下来不讲了.看着孩子们渴求的眼睛,笔者告诉他们:“后面的故事只有看了故事书才讲得出来”,并说只有多认字,才能看故事书,才能讲出精彩的故事.第二天,很多家长打电话来说:“老师,我的孩子原来只喜欢看电视,可是昨天竟然要我讲故事,并教他认识上面的字,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班上已经有一些孩子能看着故事书,简单地讲故事了,虽然结结巴巴,但却可以看出,他们的识字的兴趣很大,学习语文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
(三)制作“识字袋”,巩固识字成果.
孩子识的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运用,会渐渐遗忘.因此,笔者在班上指导孩子制作了“识字袋”.将每天认识的字写在一张纸卡上,装进袋里.每周将字卡拿出,认识上面的字.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下去,“识字袋”渐渐重了,孩子们的识字量也逐渐增多了,知识更加丰富了.
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对传统的学习模式勇于探索、大胆改革,让孩子们能在富于启发性、具有开发性的氛围里愉快、自主地学习.持之以恒,教者、学者都会有很大收获.

我个人觉得可以“先看书,再认字”,给孩子买一些图画和文字都特别简单的小画书,以画为主。一开始我们给孩子看的书大多不是故事书,而往往就是这种常识性的小画书,很简单,一幅画,一两个、两三个字。但画面是彩色的,对孩子的视觉有较强烈的刺激。书很简单,不费我们多少脑筋,比我们自己挖空心思编故事轻松多了。
   文字是很抽象的东西,尽管中国字是象形文字,但对孩子来说仍然很抽象。但我们这种方式却使孩子把...

全部展开

我个人觉得可以“先看书,再认字”,给孩子买一些图画和文字都特别简单的小画书,以画为主。一开始我们给孩子看的书大多不是故事书,而往往就是这种常识性的小画书,很简单,一幅画,一两个、两三个字。但画面是彩色的,对孩子的视觉有较强烈的刺激。书很简单,不费我们多少脑筋,比我们自己挖空心思编故事轻松多了。
   文字是很抽象的东西,尽管中国字是象形文字,但对孩子来说仍然很抽象。但我们这种方式却使孩子把文字与她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对文字的敏感程度大为提高,对文字增加了注意力,能够主动地注意、辨认并记忆文字。走在大街上,看到路牌、门牌、街道名称、商店名称等,他都会自觉地去认识这些字。也可以说,这些字触目皆是,无意中帮助孩子巩固了所学过的字。

收起

让小朋友画他喜欢的画,然后要他在报纸上找他画的内容的字剪下来贴上去。游戏中学习,更能培养耐心。

从识字环境的意蕴化,看人文特性的体现
  人教版教材的识字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识字,要求认70个字;二是在归类识字部分识字,要求认105个字;三是随课文识字,要求认225字。其共同的新亮点是识字环境的文化气息浓郁,意蕴深厚,较好的体现了识字与人文关怀的统一。
  1、在韵文中识字,感受古典的语言美
  《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作为第一课的识字教材,承载的当然不...

全部展开

从识字环境的意蕴化,看人文特性的体现
  人教版教材的识字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识字,要求认70个字;二是在归类识字部分识字,要求认105个字;三是随课文识字,要求认225字。其共同的新亮点是识字环境的文化气息浓郁,意蕴深厚,较好的体现了识字与人文关怀的统一。
  1、在韵文中识字,感受古典的语言美
  《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作为第一课的识字教材,承载的当然不仅仅是认读12个生字书写3个生字这样的任务,简洁的字词留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优美的意境带给学生无穷的美的感受,而朗朗上口的韵语诗句传达着汉语言特有的声韵美。相类似的课文还有《比一比》、《画》、《静夜诗》等。
  2、按造字规律识字,体会古老的汉字美
  《口耳目》一课的编排体现了编者强烈的汉字文化意识,可谓匠心独运。一幅小鸟图、一个甲骨文汉字“鸟”、一个现代汉字“鸟”,这中间浓缩的是汉字几千年的变迁,渗透的是汉字象形的造字规律,隐隐传递的是中华文化的精华。相似的还有《日月明》一课中“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等。
  3、生活情景中识字,领略真实的汉字美
  《在家里》、《操场上》、《自选商场》、《菜园里》等课文通过插图和文字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结合,反映了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时代生活等,拉近了识字与孩子生活的距离,更容易让孩子喜欢识字,愿意运用汉字。
从课文选择的童趣化,看儿童心理的关注
  教材的选文,体现着编者的审美品味和价值取向。新教材大幅度更新课文,反映出编者对教材的精益求精和新的教材选文理念。新教材在继承人教版教材一贯的典范性标准的前提下,又竭力体现出课文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一册的教材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课文的童趣化趋向,注意从儿童生活出发选文,引导儿童认识周围社会和大自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读一读新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感觉是在和一个个聪慧天真的孩子聊天。“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轻轻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这是孩子的视野,孩子的语言,孩子的想法。“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这是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游戏,孩子的幽默。“妈妈,这个布熊是我送您的生日礼物。您总是忘了自己的生日,今天我把生日借给您!”这是孩子的聪明,孩子的心愿,孩子的可爱。
  选文注重童趣,是对儿童的最大尊重,对儿童世界的最大关注。想一想,连我们大人都会被这些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所感动,孩子们能不喜欢吗?孩子喜欢课文,那是我们的教材带给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大财富,也是教材给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所提供的最宽敞着陆平台。
从练习设计的综合化,看学习方式的转变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让一年级的孩子尽快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在练习设计上有了新的突破,倾向于综合化。
  1、从学习途径的综合化体现自主。新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激励孩子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最显而易见的表现是题目以“我会”的形式出现,“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贯通多种学习途径,多通道学习语文。《四季》的课后练习是“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更是融想象、说话、画画等为一体。
  2、从问题设计的开放化体现探究。开放的问题意味着答案的多元化,孩子们作答可以联系课文内容,又不拘泥于课文内容。学生需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合理想象,多向探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例如:《雪孩子》一课的练习“想一想,雪孩子还会回来吗?”《小松鼠找花生》一课的练习“想一想,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等。
  3、从练习设计的生活化体现合作。新教材设计了许多向学生生活扩展和延伸的练习,例如认姓氏字、认牌匾字等,沟通了课本识字和生活识字两个系统;又如《自己去吧》一课的练习是“最近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使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沟通。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在教学中,同桌或小组间的相互交流,成果的展示,心得体会的发表等使合作学习有了一个最好的基础。
从装帧版式的人性化,看教材功能的扩张
  教材的装帧设计和编排版式不仅仅是单纯的外在形式的美观范畴,也不仅仅只是美术编辑、美工设计的职责,它是最外显地阐释着教材的编写思想,反映了编写人员的整体的教育修养和人文素养。人教版新教材的装帧和版式显示出以人为本、以儿童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教材采用大32开本,具有现代气息,又符合一年级孩子的阅读视野要求。教材字体的选择、字号的大小、行距的设定比较科学,使人阅读时感觉宽松而不局促、舒服而不压抑。教材色彩鲜艳明快,整体采用冷色调,让人感觉宁静平和。教材插图除“天安门升旗仪式”采用照片外,均采用手绘儿童画,贴近儿童,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易于为孩子接受,并且在排版处理上多处运用渐变,形成图文一体又清晰可辨的效果。所有这些,使人教版新教材的教育功能得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