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印度)北部为什么会出现沙漠为什么在南亚东北的乞拉朋齐有大量降水,却在西北有沙漠气候?沙漠气候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西北部的降水量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2:05:45
南亚(印度)北部为什么会出现沙漠为什么在南亚东北的乞拉朋齐有大量降水,却在西北有沙漠气候?沙漠气候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西北部的降水量少?

南亚(印度)北部为什么会出现沙漠为什么在南亚东北的乞拉朋齐有大量降水,却在西北有沙漠气候?沙漠气候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西北部的降水量少?
南亚(印度)北部为什么会出现沙漠
为什么在南亚东北的乞拉朋齐有大量降水,却在西北有沙漠气候?沙漠气候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西北部的降水量少?

南亚(印度)北部为什么会出现沙漠为什么在南亚东北的乞拉朋齐有大量降水,却在西北有沙漠气候?沙漠气候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西北部的降水量少?
乞拉朋齐地处恒河入海口附近,面向孟加拉湾,就像一个盆口,迎接着西南季风从海上带来的雨水,另外它地处喜马拉雅山南山坡,西南季风遇地形抬升,水汽降温后又凝结至雨,所以乞拉朋齐比一般的地方降雨都多.
至于塔尔沙漠是因副热带高压所笼罩,空气多下沉增温,使地表对流作用受阻,不易致雨.另外来自沙漠西部的风,气流先经过阿富汗和伊朗的干旱高原,下降到本区时不能造成雨泽,自东部溯恒河而上的季风沿途已经失去水汽,到了塔尔再下降已经形不成降雨了,另外加上人类最近频繁的活动破坏了周围的植被,使该地的沙漠气候更加严重了.

乞拉朋齐(Cherrapunji)
概况
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阿萨密邦的乞拉朋齐,距离首府西隆南约51千米,坐落在东西走向的卡西丘陵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人口约6000多。居民多为卡西族,属母系社会。乞拉朋齐位于南亚孟加拉湾北岸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和恒河下游,坐落在东西走向的卡西丘陵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即孟加拉国、印度东北部一带。
降水概况
因为来...

全部展开

乞拉朋齐(Cherrapunji)
概况
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阿萨密邦的乞拉朋齐,距离首府西隆南约51千米,坐落在东西走向的卡西丘陵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人口约6000多。居民多为卡西族,属母系社会。乞拉朋齐位于南亚孟加拉湾北岸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和恒河下游,坐落在东西走向的卡西丘陵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即孟加拉国、印度东北部一带。
降水概况
因为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大量的水汽,使这里的6~9月降雨显著增多。卡西丘陵,长约250千米,海拔约1500米,东端和缅甸西部南北向的阿拉干山、那加山相接,形成了一个宽广的漏斗状谷地,向南敞开。暖湿的西南季风进入这个谷地时,被迫抬升,形成惊人的雨量,直到10月,西南季风消退以后,降雨量锐减。而位于卡西丘陵北坡的高哈蒂,由于处在背风坡,受不到西南季风的影响,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89毫米。
乞拉朋齐离孟加拉湾约300千米处,有一个地势较低的洼地,因为在雨季时,河水溃决,这里实际上已经变成一片湖泽。因为洪水较暖,在到达乞拉朋齐之前,西南气流先吹拂到积水低地之上,所以饱含了大量的水汽,更使乞拉朋齐降雨猛增。海拔1313米,1960年8月—1961年7月一年里下了20447毫米的雨量,夺得了世界“极”雨的称号,5~9月雨季中月平均降雨日数为25~28天,均居世界首位。而位于喀西山地以北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底上的高哈蒂,由于处在背风侧,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89毫米。

世界“雨极”
1861年,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阿萨密邦的乞拉朋齐,一年里下了20447毫米的雨量,夺得了世界雨“极”的称号。以后来自世界各大洲的年雨量记录,都远远落后于乞拉朋齐,可望而不可及!时隔99年以后,就是1960年8月--1961年7月,乞拉朋齐再一次以26461.2毫米的成绩,打破了它自己的记录,蝉联了世界雨“极”的荣誉!
26461.2毫米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它比台湾省火烧寮于1912年创造的我国雨“极”记录8408.0毫米多18053.2毫米,比北京42年的总降水量还多哩!
降水原因
乞拉朋齐为什么能下这么多的雨呢?这是因为印度洋是世界最潮湿的地区,那里是湿空气的“仓库”,当著名的西南季风从孟加拉弯吹向西藏高原时,巍巍的喜马拉雅山不让它越过,湿润空气被逼发生上升运动,凝结成大量雨滴,瓢泼般地降落在乞拉朋齐,使它成为世界雨“极”。
为什么乞拉朋齐成为"雨极",巴边境却成为沙漠?
在南亚孟加拉湾北岸的恒河下游和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下游,即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一带 ,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这里由于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带来大量的水汽,造成6~ 9月的显著多雨时期。乞拉朋齐位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在布拉马普特拉河南侧喀西山地的南坡海拔1,313米处。喀西山地东西走向,长约250公里,高约1,500米,东端与缅甸西部南北向的那加山和阿拉干山相接,形成一个宽广的向南敞开的漏斗状谷地。暖湿的西南 季风涌入这个谷地时,被迫抬升,造成惊人的雨量,年平均降水量达到10,935毫米。据记 载,在1861年曾达到20,447毫米,被称为世界的“雨极”或“湿极”。乞拉朋齐离孟加拉 湾约300公里,其间是一个地势较为低下的陆地,雨季时这里因河水溃决,实际上已变为一 片湖泽。由于洪水较暖,西南气流在到达乞拉朋齐之前,先吹拂于积水低地之上,因之饱 含了大量的水汽,使乞拉朋齐降水猛增。而位于喀西山地以北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底上的高 哈蒂,由于处在背风侧,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89毫米。
处在南亚西北部印、巴边境的塔尔地区,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空气干燥; 夏季炎热,形成低压中心,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其原因从自然因素来说,一是西北来的气流,先经阿富汗、俾路支的干旱高原再下降到这里,则更加干燥,不易降水;二是沿恒河上溯的气流,在途中也失去水汽,等到再下降到这里,也难以致雨;三是本区南海岸盛行西风和西南风,这种气流是来自俾路支高原上的西北气流,经海时间短,吸收水汽少,同时由于沙漠干热,也不足以兴云致雨;四是这里上层有来自西方的极干气流的存在,上升气流未达露点,即被干燥气流挟走,因此上升冷却而致雨的机会极少。而使西高止山形成丰沛降水的西南季风气流,在它的北缘上呈一簿楔,被上面下降的大陆空气所覆盖,锋面不活跃,逆温现象阻止了对流活动,因此使这里夏季各月少雨或无雨。

收起

没有喜马拉雅山阻挡季风

洋流问题吧。。也可能是当地的人不注重生态资源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