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为什么是五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3:49:59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为什么是五里?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为什么是五里?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为什么是五里?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为什么是五里?
早在西周时期,由于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有大量的信息需要传递,于是就产生了置邮传命的制度,负责邮递的专职人员被称为行夫、驿使或递夫等.为了方便这些人休息,便在沿路按里程设了一些建筑.如《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凡田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室,室有候馆,候馆有积.”
  到了秦代,国家更是确定了一套通行全国的邮传制度:为政府传递公文的叫邮,为在途中的政府人员提供车马食宿的叫传(传舍).而且,开始在交通干线上每隔十里设一个亭,以供在途中的政府人员和老百姓休息.
  汉代基本沿袭秦代的邮传制度,并且有了更为明确、细致的规定,使驿站制风行天下.汉朝的驿站按其大小,分为邮、亭、驿、传四类,大致上五里设邮、十里设亭.如汉人应劭的《风俗通》中说:“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今语有亭留、亭待,盖行旅宿食之所馆也.”另据《汉官旧仪》记载:“五里一邮,邮人居间,相去二里半.”
  此后,民间也自发在很多交通要道筑亭,基本上为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专供旅途之人在此纳凉、避雨、歇息,同时也可作为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如《白孔六贴·馆驿》记载:“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也正因此,才使“长亭”和“短亭”成为了话别之地的代名词,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一个十分常见的、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典型意象.如北周庾信在《哀江南赋》中说:“水毒秦泾,山高赵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宋代柳永在【雨霖铃】中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等.
  故孔雀之所以“五里一徘徊”,原因有二:第一,“五里”之亭是当时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在当时是最为明显的、距离最短的明确地界标志,一眼即可辨出;第二,五里短亭是中国古代人的话别之地,也使得“五里”一词蕴涵着依依不舍、徘徊顾恋之意,与“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所要表现的情感正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