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欧洲人穿皮鞋吗?从主流社会而言的和路易十四有关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20:48:39
中世纪的欧洲人穿皮鞋吗?从主流社会而言的和路易十四有关联?

中世纪的欧洲人穿皮鞋吗?从主流社会而言的和路易十四有关联?
中世纪的欧洲人穿皮鞋吗?
从主流社会而言的
和路易十四有关联?

中世纪的欧洲人穿皮鞋吗?从主流社会而言的和路易十四有关联?
服饰习俗
服饰是文明的标志之一,服饰习俗体现着民族文化特色,反映着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点.中世纪欧洲是基督教统治时期,基督教对欧洲服饰影响巨大.由于基督教教义鄙视钱财,反对豪华,“中世纪下层民众的服装以简洁朴素为尚,妇女不事打扮,而且把珠宝捐给教会,常服只以白色的肥大长衣和连袖外套为主,色彩素淡”(《古今中外服装珍闻趣事》).
中世纪宗教统治下欧洲服装的颜色、式样都很单调,颜色尚黑、灰、白三色,衣服式样以拖地长袍为主.古罗马豪华的拖加袍被废弃了.
中世纪初期,欧洲人服装简朴,平民贵族衣式相同.八、九世纪男式服装有内衣外衣,衣式颇似我国古代的袍,但较紧身.裤长可将脚套进,裆短,裤带系于脐下.脚穿长筒或短筒袜,有时脚到腿都裹上布条.贵族及上层人士上衣外披一件长方形或圆形斗篷,斗篷固定于一肩,或系于胸前;劳动者上衣较短.法国查理大帝“只披法兰克人之衣服——用带束紧之麻布裤,用带系住之羊毛衫及大衣”(《中古及近代文化史》,商务印书馆1935 年版53 页).冬天穿水獭皮或貂皮上衣,外面披一件斗篷.贵族腰间有宽大饰带,用以束紧衣服和佩戴宝剑,平民不准佩剑;衣料以麻布,毛织物为主.东方丝绸价格昂贵,以等量黄金计价,只有少数贵族能穿.《罗兰之歌》(法)、《亚瑟王之死》(英)有所记述.服装的等级差别主要表现在衣服质地和产地不同,贵族穿细麻布,穿意大利产的羊毛斗篷,冬天有貂皮等贵重毛皮;平民只穿粗麻、粗毛织物.女式服装为长至脚踝的紧身长衣,两袖长而窄,外面穿一件宽松长袍,袖短于长衣.长衣领口较宽大,领口衣袖衣缝可有各种装饰镶边.斗篷从头顶披下来.
10 世纪男服变得更为贴身合体.英国男子的紧身衣上半贴身合体,下半象长至膝部的衣裙,宽松而舒展.紧身衣为套头式.紧身衣外披一件斗篷,并用一个大饰针别在胸前.这时女式服装变得宽大,衣袖加肥加长,头发蒙在披巾里边,身体被斗篷蒙起来.她们的内衣很长,直拖到地面,外衣到膝盖.圆口衣袖,衣服装饰华丽,很受拜占庭的影响.她们的头发用一块面纱蒙起,其端点重于背后直拖至地面.至12 世纪宽松的衣服变得瘦窄,使身体曲线得以突出.并于身后系带,衣袖逐渐宽大,袖口可垂至膝部.
12 世纪出现了圆饼式头饰,它可以遮阳保护眼睛隔热,主要为十字军所戴.上衣流行前开襟式,将前襟分成两片.女式衣服为系带紧身衣,上衣紧贴身体,下面是宽大的衣裙,两部分之间用线缝起,两袖宽松拖长,其剪裁方法是上下衣分裁后缝合,与以前使用
一块大布不同.
13 世纪男女服装趋于一致,男服还有紧身衣及各式各样的外衣,圆饼头饰,帽式装饰衣袖,敞胸披肩.下面有长筒袜、靴鞋.男子戴一顶中亚式小帽.这时护身外衣流行,适合旅行穿用,这种外衣是一件敞胸大披肩,旁边有缝,手臂可以伸出来活动.另外这时期流行封闭式马甲式外衣,上身如马甲,下面可长至膝下,这种无袖长衫,肩部向两侧延伸加长,就成帽式装饰衣袖了.13 世纪劳动者的长衫长短不等.男子上衣至膝,衣袖短小,脚下有无跟鞋,裤子于脚跟处有一圆洞,以便穿脱.夏天穿宽敞麻裤,上身裸露,
冬天穿短外衣和无袖套头衣.妇女穿长袍,中间有缝,可便于劳动,收获时裙子口袋可装农作物.当时禁止农民穿好料子及颜色华丽的衣服.
14、15 世纪后,欧洲服装开始有了变化.由于经济繁荣,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往来,东方文明的影响,欧洲服饰发生了许多变化,贵族男女追逐时尚,贵族妇女争奇斗妍,男子不拘礼节;贵族与平民的服装有了更明显的不同;衣服式样变化,衣料品种增多.《巨人传》载中世纪衣料有绸缎、丝毛混纺、呢绒、大马士革呢、条呢、金线缎、各种皮毛.衣服有大衣、外套、外罩、上装、短装、衬衫、短披,女人有连衫长裙、晚礼服等.饰物有念珠、指环、链条、宝石、钻石、翡翠、珍珠、玛瑙等.服装力求摆脱古老习俗,追求时兴.东方服饰中的装饰和纽扣被欧洲人吸收,男人外套上排一列纽扣或宝石,甚至内衣纽扣也用宝石和纽扣装饰.
14 世纪男士的夹衣流行,夹衣两层,十分贴身,衣袖设计合理,可以自由活动手臂,便于全身活动.夹衣上有十几个扣子,夹衣衬里有细带可将瘦腿裤上端与之相连接;紧身外衣穿在夹衣之外,高领外衣兴起于14 世纪末;衣领将两耳覆盖,颈后衣领盖过后脑,下部裙衣拖至地面;这时期的斗篷用一组扣子固定在身上,外观为圆弧形,又长又宽.妇女服装主要是带袖紧外衣和无袖长衫.由一块布作成,领口宽,衣领偏低,这就是14 世纪欧洲妇女流行的袒领衫,领口有圆形、角形、方形,领口开得很大,露出胸的上半部,上身有无袖、短袖的,臂膀裸露,腰带提得很高.男女服装都讲究装饰.男裤与鞋连成一体,脚掌以皮革为底,脚下还穿无底长靴,靴上带有马刺.紧身男裤是两条裤管分开穿着,前后有长外衣遮挡.后来上衣越来越短变成夹克式外衣, 15 世纪外衣更短,成为不能遮羞的服饰.妇女的袒领晚礼服与男人的短外衣服装遭到神父的反对.15 世纪宗教改革家杨.胡斯指出“由于女人穿着脖颈大开特开的服装,所以任何一个人都能直接看到她们闪烁光辉的肌肤直至裸露的半个乳房.”(《羞耻心的文化史》施莱贝尔著三联书店)
男人服饰的变化也被人认为是不文雅.1390 年在召开宗教会议的康斯坦茨地方市议会颁布了告示:“仅穿短上衣出入舞会或上街的人要格外留意,要将身体前后遮盖好,不要露出耻部.”(《羞耻心文化史》 83 页)告示发出不久短裤加长,并且与类似袜子的脚部的装饰缝在一起,后来又出现了用结实布料缝制的股袋,用以遮住耻部.
英国议院对于平民、普通骑士,穿的衣服与贵族穿着相同不能容忍,对于服饰上的追求刺激也极力反对,爱德华四世时,英国下院提出了这样的文件: “不允许勋爵等级以下的任何骑士 .或任何普通人,使用并穿戴任何大礼服、夹克衫、大氅.但衣着必足以下长度:当他直立时,衣着能遮盖住其阴部和臀部.勋爵或任何更高一级的贵族,则不受此限制.”(布雷多克著《婚床》,三联书店).
14 世纪时兴一种染色服装,上衣左边一种颜色,右边一种颜色,裤子左右腿各为一种颜色,全身上下左右分四部分分别染色.15 世纪初见习骑士的服装从帽子至靴子都用黑、白、浅绿三色互相组合而成.一般流行的是红、黑、绿、紫几种颜色.裤、鞋、帽、背心都可如此分.裤子可以内侧为紫,外侧为黑.(引《世界风俗.衣住篇》)
中世纪衣服上绣的花纹以家徽为最常见.家徽本来是十字军东征识别敌我的记号,后来成为大家庭和一般市民家庭的记号.14 世纪盛行尊重身分和家族之风,妇女衣上多绣大型家徽图案,已婚妇女把婆家娘家的家徽分别绣在衣服左右.
15 世纪妇女服装向男装靠近,宽松的长衣腰间系带,外衣用宽大彩带束腰,上挂有短剑,头戴男士小罩帽,脚穿尖头鞋.
中世纪妇女发式及帽式.12 世纪妇女习惯地把头发梳在后面,扎两个辫子顺两颊垂下.13—14 世纪妇女以方形白麻布包头,在头顶打结,或在耳际用发夹别住,只露出面部.中世纪头巾式样很多,有的与现代修女头巾相似,一直围到颈部以下.年轻姑娘可以在节日戴上花冠,已婚者是不允许的.15世纪在哥特式尖顶建筑的影响下,产生了相似的审美观的服饰,V 字领、尖鞋、希南帽.希南帽呈圆锥形,内部用铁丝或浆糊使其成型,尖为40 度角,高九英寸至三英尺,帽子上垂着薄纱(用高级麻布作),帽有圆环固定,前沿还可加天鹅绒.帽子价格昂贵.帽子有一个角的也有两个角的,有的呈展翅形.
中世纪的鞋种类很多,有皮、长统靴、短筒靴、便鞋、拖鞋等.腿带、腕带用皮革、麻羊毛织品制作.农民常穿木鞋.贵族穿尖头鞋,有时鞋尖极长,鞋尖长度代表穿者的地位.一般规定为六英寸,绅士十二英寸、贵族十四英寸、王族不限制、贫民不准穿.
中世纪男子留长发,骑士都披长发.
神父一直穿黑色长袍戴风帽;但发式有变化.8 世纪开始为修士剃发,其仪式为“削发式”,希腊或东欧的削发式样是把头发全部剃光或剪得很短,称为“圣保罗式”,罗马削发式样是在头上剃掉圆圆一片,四周仍留发,称为“圣彼得式”.修士剃发是代表对上帝的谦恭及献身的标志.`
14、15 世纪欧洲的统治阶级追逐奢华和享乐,无视宗教戒律,在服装方面表现尤为显著.“无论贵人、贵妇,皆如儿童之喜着新衣,喜戴首饰.此为善奢侈浪费之时代,男子穿尖头鞋,而女子戴高一尺之圆锥帽.此时人用三千头松鼠之皮以制一件外衣,而奥而良公爵竟用七百粒细珠以绣一首诗歌于襟袖之上.”(《中古及近代文化史》)
中世纪基督教统治,人们对于服饰的正当的美的追求被看成是轻狂的行为,禁欲和反禁欲的斗争也表现在服装方面.人们按照美的标准不断地推进着服装的前进,直至文艺复兴,服装发展才有了一个较大的变化.
拜占庭从远东经波斯运来丝绸衣料,或以丝线原料加工成薄绸,制成衣服.男式服装有紧身衣,有衣袖,前身有衣锁服饰做为装饰,衣长过膝,衣袖长短不一.腰间系有腰带.长身斗篷为正式庆典服装,斗篷前后镶有美丽的彩色垂片.披肩,是一块有褶的长形布块,固定于双肩.
女式服装有斗篷,还有披肩(王室皇后专用)长外衣,是由基督教法衣演变而来.女外衣短至臀部,长至脚踝.户外服装是长斗篷,从头部垂落覆盖全身.贵族妇女服镶嵌金银宝石、珍珠玛瑙,劳动妇女穿无袖或短袖上衣,衣身到腰.从查士丁尼皇后的画像看,其服装华贵无比,身穿一盖住脚面的长衣,衣制下摆很宽,似裙状,衣袖瘦窄至腕,袖口束紧.腰间系各种丝带,衣服上装饰各种宝石,胸前挂着各种珍珠宝石饰物,头戴帽,帽上饰着各种宝石,耳环垂下.其服装式样有的为欧式,其丝织面料与宝石饰物产于东方.

靴子

他们基本都是不穿鞋的,或者是草鞋,从一些电影上就可以看到,因为中世纪是日耳曼人的天下,而日耳曼人可以算是蛮夷,他们的生活水平比较地下,就连衣服都是脏兮兮的,所以主流社会穿皮鞋是基本不太可能的。

中世纪 不穿鞋皮鞋珠
而到了十七世纪才有高跟鞋的普及
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1638—1715),史称路易大帝。他亲政55年(1661—1715),是法国专制制度极盛时期,在他的统治下,法国一度统治欧洲,伏尔泰曾把这个时期称为“路易十四的世纪”。
亲政
路易十四1638年出生,年方5岁即继承王位,由其母和路易十三的寡后安娜执政,但实权掌握在首相马扎然手中。马扎然...

全部展开

中世纪 不穿鞋皮鞋珠
而到了十七世纪才有高跟鞋的普及
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1638—1715),史称路易大帝。他亲政55年(1661—1715),是法国专制制度极盛时期,在他的统治下,法国一度统治欧洲,伏尔泰曾把这个时期称为“路易十四的世纪”。
亲政
路易十四1638年出生,年方5岁即继承王位,由其母和路易十三的寡后安娜执政,但实权掌握在首相马扎然手中。马扎然执政时,十分专制,当时正值以德意志为主战场,几乎欧洲主要国家全都卷入的“三十年战争”接近尾声的时期。法国也是参战国,长期的战争使国内捐税不断增加,农民、城市劳动者和资产阶级怨声载道。负责登记国敕令并有权对其表示异议的中央政权机关巴黎高等法院以及贵族们,也因马扎然的专制而心怀不满。
17世纪40年代,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国会反对英国查理一世的斗争节节胜利,这些都鼓舞了巴黎高等法院和一些法国主权的反对派,于是在巴黎爆发了由法院贵族和资产阶级领导的反抗政府的“投石党运动”。年幼的路易十四也被迫随朝廷出逃,并遭到追捕,所以路易十四在目己亲政后就不断地加强王权,削弱高等法院的权力和钳制贵族。
1661年,首相马扎然去世, 路易十四开始亲政。当时,欧洲各国的君主大多让首相或亲信大臣代理执政。路易十四则不然,事无巨细都由他亲自过问,他称之为“国王的职业”。路易十四十分注重王权,他在回忆录中声称:“构成国王的伟大和尊严的不是他的手中的权杖,而是他的手执权杖的方法。由臣民来决定一切,君主只是受到人们的尊重,这就歪曲了事物的面貌。唯有君主才有权考虑和决策,其他人的职责只不过是执行君主的命令而已。”
路易十四亲政时,国王的权威被削弱了不少。所以,他刚一上台,立即着手发起一次政变,大大地加强了君主的权力。他首先对不可一世的财政总监福凯进行审讯、判决,并终身监禁,没收了他收刮来的巨额财产。路易十四还着手打击高等法院的势力,一些法官被流放。他还亲自去法院撕毁投石党的议事记录,宣称一句名言:“联即国家”。从此,巴黎高等法院失去了对国王敕令提出异议的权力,只起着记载敕令的作用。一切介于君主和庶民之间的承上肩下的中间机构,一切传统的权力机构,诸如三级会议、市政府、教士会议都只徒有虚名,高级法官和高级教士们被撇在一边,失去往日的威风。国王还恢复了直接向各部派遣司法、治安和财政监督官的制度,这些监督官员是国王意志的传达者,完全听命于国王。
路易十四在中产阶级中选择自己的亲信大臣,有负责财政、海军和经济的科尔伯,负责陆军的勒泰利埃、鲁佛瓦和佛邦,以及负责外交的利奥纳和邦本。国王通常亲自主持国务会议,直接听取各大臣的报告,然后单独决定一切重要事情。这些大臣虽然官重身显,但在路易十四的眼里。他们只是执行国王意志的工具。至于那些只知道花天酒地的宫廷贵族,虽表面上受到路易的尊重,实际上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以外。
路易十四在他亲政时期,把亨利四世以来,通过黎塞留和马扎然的势力,不断巩固而发展的封建专制制度推到了顶峰。专治主义是路易十四统治的核心,中央王权在他手里得到空前的加强。
专制统治
在国内经济领域、路易十四推行科尔伯的重商主义政策。在法国,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财政总监科尔伯在任职期间(1665—1683);法国兴办了大规模的集中的手工工场——“王家”工场和“特权”手工工场——这些了场享有巨额的政府津贴,拥有贵重的设备,雇用很多工人。路易十四还废除了至少一半地区的关卡,税率被降低,修建了公路,改善了河道,开凿了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格多克运河,奖励工农业生产,1669年,毛纺机达到4.4万台。这一切都使国内市场得到极大的发展。
为了保护国内工业,避免白银外流,科尔伯还采取保护关税政策,提高外来工业品的进口税,并对外国船只进入法国港口征收重税。科尔伯设立享力专利特许的贸易公司,如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近东公司、北方公司等,以扩大海外贸易。并建立了一支可供商业和军事需要的舰队。到1671年,这支舰队已拥有194艘舰船,其中120艘是军舰。舰队的所有海员属于国王调配。国王可以随时命令他们的离开商船队,到军舰上服务。
法国也参加了西欧国家掠夺海外殖民地的竞争,竭力在印度、路易斯安娜、加拿大、西印度群岛扩大殖民地侵略。这些措施使法国经济繁荣,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国库收入增加,在—定程度上打击了法国在欧洲的贸易劲敌。
路易十四的专制还表现在他的精神统治上。他宣称“君权神授”,把自己作为神的化身,甚至把自己说成上帝。为了把他的专制权力扩大到他的臣民的宗教信仰方面,他不允许不同宗教派别的存在。当时的两种异教——冉森教和加尔文教几遭灭顶之灾。他拆毁了冉森教的中心波尔罗稚尔修道院。对加尔文教派的迫害更是骇人听闻。路易十四派遣天主教传教士强迫加尔文信徒改信天主教,由于遭到拒绝,便派龙骑兵到加尔文教徒中,象对待敌人一样折磨他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龙骑兵迫害新教徒事件。路易十四还于1685年废除亨利四世于1598年颁布的承认加尔文教的存在,教徒们纷纷外逃,其教士不是被驱逐,便是在国内被处以死刑。
凡尔赛宫也是路易十四的杰作。1682年他把宫廷迁往他在巴黎附近大兴土木建造的凡尔赛宫。路易十四一反法国宫廷的放任传统,采用西班牙宫廷的庄严仪式,让一切朝臣和伺候他的人都对君主的威严表示崇拜,而国王本人便是崇拜的中心。当时宫廷里把路易十四称为“太阳王”。凡尔赛宫的庄严礼节也成了欧洲各国君主模仿的榜样。凡尔赛宫廷的费用巨大,国王和宫廷贵族挥霍无度,国王的私生活更是放荡不羁,许多不同社会地位的妇女都曾是他的情妇。
法国虽然专制,但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成就还是多方面的。虽然路易十四对书籍实行严格的审查制度,但国家和国王本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给予了资助,法兰西科学院、法兰西建筑科学院和法兰西喜剧院先后成立。古典主义的戏剧、美学、建筑艺术、雕塑和绘画都放出异样的光彩。艺术大师也层出不穷,如喜剧创始人莫里哀,古典主义美学家布瓦洛,寓言作家拉·封丹,建筑艺术家克洛德·贝洛、茹尔·阿尔杜安·芒萨等。
路易十四专横跋扈,好大喜功。为了夸耀武力,在欧洲称霸,他对外实行了侵略性的政策。在他统治初期,欧洲的形势对法国极为有利。30年战争后,法国的传统敌人——哈布斯堡王族的两个支系德意志皇帝和西班牙——已精疲力竭,其他欧洲园家,如英国、瑞典、德国各独立诸侯国,波兰等都无足轻重,且与法国有同盟关系。似乎只有荷兰这个贸易强国可与法国匹敌,但它由法国的支系统治着。总之,当法国在欧洲处于优势地位,看来没有什么障碍能够限制这位年轻的国王的行动。
陆军首脑勒泰利埃和鲁佛瓦的势力,给路易十四建立了一支欧洲人数最多、最强大的常备军。统率这支军队的是一些著名的军事将领。1672年陆军人数达到12万,1690年就超过了30万,与欧洲其他国家军队人数几乎相当。武器装备也大大改善,都是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军事工程师佛邦为修建城堡立下了汗马功劳。佛邦完成筑城方面的革命,把法国许多城市都修筑成“佛邦式的”堡垒,其防御能力远远超过以往的城防设施。
路易十四就是趁着当时欧洲的有利形势,依靠这支军队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战争。1667—1668年与西班牙的战争是由遗产继承引起的。路易十四的王后是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之长女,1661年腓力死后,路易以其后之名义要求继承西属尼德兰的遗产,因此这场战争史称“遗产继承战争”。当时荷兰国与法国在贸易上有竞争,便改变传统政策,转而同西班牙结成联盟。虽然昔日的同盟英国和瑞典与起来阻止侵略,但这场战争还是以法国的胜利而告终。战后的阿亨条约使法国得到了南尼德兰的某些地区。
1672—1678年路易十四又发动了,对荷兰的战争。受路易十四侵略政策威胁的国家都加入了以荷兰为中心的反法同盟。路易十四巧妙地运用外交手段孤立了荷兰,拆散了这个同盟,1678年的尼姆维根和约,又使路易十四占领了法国东邦的弗朗什、孔泰以及南尼德兰的一些城市。
恢复和平后,其他国家都裁减了军备,唯路易十四仍保留一支强大的军队,在欧洲各国君主的眼里,法国的力量是如此强大,谁都不敢同它抗争。因此,路易十四敢于成立“属地收复裁决院”,对过去历史条件中曾割交法国的城市和地区,在“收复”的借口下,派军队占领,把斯特斯堡、卢森堡和其他十多个北部和东部的边界地区划归已有。法国强烈的霸权野心,引起欧洲普遍的不安和不满,导致了1686年反法“奥格斯堡联盟”的建立。英国、荷兰、奥地利、西班牙、瑞典、意大利和德国一些小邦的诸侯都属于这个联盟。法国几乎完全孤立,不得不对付一个几乎集合了整个西欧的反法同盟。法军虽然在欧洲大陆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海上战败于英国。1697年休战,签订了里斯维克和约,法国几乎丧失了除斯特拉斯堡以外所有的战前“收复”的土地。
不久,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去世,无嗣,由于路易十四的王后和奥地利皇帝的皇后分别为查理二世的姐妹,双方都要求西班牙王位继承权,战争再起。这次战争,法国仍然没有讨到便宜,他面对的是几乎一个所有欧洲国家参加的反法联盟。法国军队经过残酷的战斗,最后签订了1713年乌德勒支和约和1713年拉什塔持条约,路易十四的孙子腓力五世虽然登上了西班牙王位,但是西班牙在尼德兰和意大利的全部属地都归了奥地利,英国也获得了法国在北美的一部分殖民地。这场战争大大削弱了法国的力量,此战以后,法国在欧洲的优势地位丧失殆尽。

收起

好象没有普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