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礼”的见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05:17:03
孔子对“礼”的见解

孔子对“礼”的见解
孔子对“礼”的见解

孔子对“礼”的见解
孔子对礼谈的太多了.
  帖一段我的《论语》学习心得吧.
  【原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注释】
  (1)林放:鲁国人.
  (2)易:把事情治办周全.
  (3)戚:哀痛.
  【译文】
  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你问的问题很大啊,很有意义!一般的礼仪,与期奢侈,不如节俭些;丧葬仪式,与其办的周全、尽善尽美,不如心里真诚悲痛.”
  【评析】礼有一个形成及演变的过程.人与动物有一些本质上的区别,比如直立行走、语言,有人说礼也是根本区别之一.据考古发现,有的远古时代遗骸旁边有粉未,据估计这就是一种生者对逝者的感情表达,是丧礼的雏形.一个人这样表达,就有更多的人效仿,于是礼就形成了风俗习惯,风俗日久就形成了文化.但是,礼一旦成为文化,在形式方面就可能丧失了最原本的情感表达,而是为了有礼而行礼,礼的制度也越来越繁杂.
  面对春秋时期繁杂的礼,鲁国人林放就提出了问题: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马上对他提出了表扬、赞叹,说他问的好!为什么呢?这个林放没有留下更多的生平资料,可见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也不是什么仁者贤人,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可能是一个普通官员,即使官比较大,也顶多是个省部级吧.然而,他就问出了这样一个有深度的问题,现在哪一个省部级官员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呢?
  孔子于是答了,说礼与其奢宁俭,丧与其易宁戚.朱子曾注:俭者物之质,戚者心之诚,故为礼之本.我们为什么要有“礼”呢?是因为我们丰沛的情感、我们的心意需要一种方式来表达,“礼”就告诉了你这种方式,所以礼是内心精神境界的外面表现.如果只有礼的形式,而没有了礼的精神,那就失去了礼之本.我们中华号称礼仪之邦,是一种精神的东西,而不是形式.
  于是,礼的发展似乎走进了一个怪圈,就是从质朴的礼,发展成为风俗习惯,成为人人遵守的一种准则,然后上升为文化,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以此为礼的时候,可能礼之本已经失去了.比如说丧礼,规定出了穿什么,戴什么,怎么哭,居丧多少天,人们只是依礼去做这些事情,做的规规矩矩,圆圆满满,但是如果没有内心真正的悲痛,这些形式有什么意义呢?于是开始有人反思,要求去除这些形式的条条框框,呼吁回归到原来质朴的礼……回到原来,然后经过另一次的轮回……
  仿佛居士的一句话可谓道尽了礼的前世今生和来世:繁礼耗神,简礼损情;初礼则庄,久礼则戏;稀礼则厚,频礼则薄;严礼则烦,宽礼则怠.故礼生礼灭,随世流转,变伟千古,莫知其数.
  【故事】下面我举几个小事例,来理解孔子他老人家这句话.
  第一,礼与其奢宁俭,就举三个婚礼的事故吧.两个奢华的婚礼,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燃起多少灰姑娘变白雪公主与王子偕手百年的梦,然而事实证明对神的誓言都脆弱的那么不堪一击;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礼够奢华,然而不需婚礼就注定这是一个悲剧.一个足够俭的婚礼,没有嫁妆,没有仪式,没有大宴宾朋,新房是男方的办公室,新娘因为被通缉远道投奔而来,于是就算结婚了,但是他们却偕首共同恩爱生活了五十多年,最后同用一个骨灰盒,骨灰都撒在一起,他们就是周恩来和邓颖超.
  然后再举一个红楼梦中的例子,就是元妃省亲,本来省亲就是回家与自己的家人团聚,然而,因了礼,元春只能高高在上的“享受”自己长辈的参拜,想拥抱一下自己的亲人都不能够.还有祥林嫂的故事,让鲁迅对“吃人的礼教”狠狠的鞭笞.这些,是礼的错吗?我想不是,这些礼已经成了耗神的繁礼,戏的久礼,频的薄礼,已经失去了礼之根本,不能反应人的内心情感.
  最后再举两个葬礼就更能理解孔子的话了.第一还是红楼梦中的故事,秦可卿的葬礼,这可以说是最“易”的葬礼了,被王熙凤办的非常完美,那么多人举行了那么多的仪式,花了那么多的钱,然而,有多少人是真正心里悲痛的呢?这种葬礼是对逝者的怀念与追思吗?另一个是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故事,一位母亲以为自己的女儿方登死于地震,为自己的女儿建了一个简单的墓,墓里放着一个新书包,每年开学母亲都会买了新课本埋进去,因而里面有所有的课本.这个葬礼不隆重,不奢华,但是,所有观众都能体会到母亲爱女儿的那一颗心.
  好了,让我们再来用上述例子来诠释一下孔老夫子的箴言吧:礼,与其像戴妃与王子的婚礼那样奢华,不如像周邓的婚礼那样俭朴,其根本在于是真的要偕首百年;丧礼,与其像秦可卿的葬礼那样治办周全,不如像方登的葬礼那样,有母亲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哀伤,那才是有内涵的礼,礼仪之邦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