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介绍:白族,彝族尽量详细点,谢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20:41:08
少数民族介绍:白族,彝族尽量详细点,谢谢!

少数民族介绍:白族,彝族尽量详细点,谢谢!
少数民族介绍:白族,彝族
尽量详细点,谢谢!

少数民族介绍:白族,彝族尽量详细点,谢谢!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为1858063.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绝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语言,通用汉语文.元明时曾使用过“焚文”(白文),即所谓“汉字白读”.
白族的先民,史称“滇焚”、“叟”、“爨氐”、“白蛮”、“白人”、“民家”等.纳西族称之为“那马”,僳僳族称之为“勒墨”.本族自称“焚子”、“焚儿子”、“白尼”、“白伙”,意为焚人或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洱海地区已有居民生息繁衍,过着半穴居生活.秦汉时期,洱海地区同内地关系日益密切,公元前109年,西汉王朝向这里大批移入汉民,将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这里.东汉时改属永昌郡管辖.唐朝在此设立姚州都督府.后建立了以彝、白族先民为主体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又于907年,建立了以白族段氏为主体“大理国”,并与宋朝以臣属关系相处.1253年,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在大理地区设置大理路和鹤庆路.明朝改为大理府、鹤庆府,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清代继续延袭明代这一政策,但在边远山区委任了一批土官和土司.
社会经济
新中国成立以前,白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总的来说,封建地主经济占绝对优势,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在一部分山区尤其是高山地区,还保持着封建领主制、奴隶制以至原始公社残余.农业是白族社会的主要经济部门,在封建地主经济地区,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约60%~80%的土地,而人口占90 9/6以上的农民只有20%~40%的土地.70%以上的农户沦为贫雇农.地租剥削一般占收成的五、六成,多达七八成;高利贷、雇工剥削也很严重.商业资本比较发达,先后出现一些进口洋纱、洋货和出口石磺、黄丝、猪鬃、茶叶的商行.白族商业资本是在地主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家又把商业资本转化为土地资本,集中大量土地.
新中国成立后,白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在白族主要聚居的大理中心地区,采取与汉族地区相同的方式,于1953年完成了民主改革,并在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残存着封建领主制的沪水、六库等土司统治的白族地区,采取和平协商方式完成民主改革.在碧江、福贡等人数不多和阶级分化不明显的白族地区,没有把民主改革作为一个运动来进行,而是发展经济和文化,结合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完成某些环节的民主改革任务.1956年11月,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
建国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州工农业生产发展很快.自治州首府下关市,由建国前的一个消费城市,发展成为滇西重要的工业城市;全州建立了电力、机械、汽车修配、化工、造纸、纺织、皮革、制荣等工业部门.1990年,全州工农业总产值达33453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3369万元,农业总产值191162万元;全州人均工农业总产值111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6元.全州各乡镇都通了汽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白族人民已经有了一批数量可观的教授、作家、医生和各类科研人员.建国以前蔓延很广的血吸虫病,已基本得到防治.现在白族地区已出现了生产一年比一年好,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改善的繁荣景象.
文化艺术
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文明作出贡献.苍洱新石器遗址中已发现沟渠的痕迹.而在剑川海门口铜石并用遗址中发现居民已从事饲养家畜和农耕的遗迹.春秋、战国时期,洱海地区已出现青铜文化.蜀汉时,洱海地区已发展到“土地有稻田畜牧”.唐代白族先民已能建筑苍山“高河”水利工程,灌田数万顷;修治高山梯田,创建了邓川罗时江分洪工程.南诏有自己的历法,明代白族学者周思濂所著《太和更漏中星表》以及李星炜的《奇验方书》等,都是总结了古代天文和医学的代表作.
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唐代建筑的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高近六十米,分十六级,造作精巧,近似西安的小雁塔.剑川石宝山石窟,技术娴熟精巧,人像栩栩如生.它具有我国石窟造像的共同点又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在我国石刻艺术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元明以来修建的鸡足山寺院建筑群,斗拱重叠,屋角飞翘,门窗用透雕法刻出了一层层的人物花鸟,巧夺天工,经久不圮.它们都出于有名的“剑川木匠”之手.白族的漆器,艺术造诣很高,元明两代王朝政府所取的高艺漆工,大都从云南挑选;大理国的漆器传到明代,还一直被人视为珍贵的“宋剔”.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帝国主义盗走的“南诏中兴国史画卷”,是八九九年白族画家张顺、王奉宗的杰作.它将南诏建立的神话传说,用连续的短画形式精妙的描绘出来,生动优美,是我国珍贵的文物之一.一一七二年张盛温创作的“大理画卷”,被称为“南天瑰宝”.该画全长十丈,一百三十四开,以“护国人王经”为主题,画着六百二十八个面貌不一样的人像.笔法精致娴熟,工巧细腻,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珍品.
古代白族有音乐舞蹈相结合的踏歌.民间流传的《创世纪》长诗,叙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追述了白族在原始社会“天下顶太平”、“不分贫和富”、“百姓肥胖胖”的没有阶级压迫剥削的平等生活.南诏白族诗人杨奇鲲的《途中》、杨义宗的《题大慈寺芍药》、《洞云歌》等诗被称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诗》中.《望夫云》、《蛇骨塔》、《杀州官》、《钩日头》等文学作品,歌颂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的英雄人物.南诏有名的《狮子舞》,在唐朝时已传入中原,《南诏奉圣乐》在唐朝宫廷里被列为唐代音乐14部之一.《白族调》是流传甚广的“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后一句五言)的格律诗.15世纪中叶,有些文人应用这一民歌形式写下了有名的诗篇,如杨黼的“词记山花碑”.白剧“吹吹腔”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根据《南诏中兴国史画卷》所?\1?载,南诏时已有《张氏国史》、《巍山起因、铁柱庙、西洱河等记》的历史著作.大理国时期也有《白史》、《国史》,都已失传,仅《白史》片断散见于明代碑文中.元代白族史书《白古通》、《玄峰年运志》虽已失传,但都是明代云南地方史著作《滇载记》、《南诏野史》等书的蓝本.根据史籍考订洱海地区历史的,有明代白族学者杨士云的《郡大记》,该书为另一白族学者李元阳采入嘉靖《大理府志》,是万历《云南通志沿革大事考》的底本.清代白族史学家王崧在总纂道光《云南通志》时,汇集了记载云南的书籍61种,编为《云南备征志》2l卷,取材广泛,体例谨严,是研究云南民族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风俗习惯
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从幼子居住.在地主阶级中,有少数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婚姻一般由父母包办,要门当户对.有女无儿的可以招赘,无儿无女的也可以抱养同族弟兄的子女(过继)或养子.赘婿和养子要改名换姓,才能取得财产继承权.
白族在元代以前盛行火葬.元代以后,因受汉族的影响而改为土葬.丧葬仪式一般比较隆重.
平坝地区白族人民主食稻米、小麦,山区的则以玉米、养子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鱼、油鸡棕、猪肝酢等菜肴,又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丝,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还喜喝烤茶.
白族服饰,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上衣右衽佩着银质的“三须”、“五须”;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白族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本主有的是自然神,有的是南诏、大理国的王子,有的是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佛教约于唐代晚期盛行于洱海地区,最初传来的是“婆罗门”和瑜珈密宗,密宗僧人称“阿闺黎”,所以又?\1?名“阿阉黎(阿叱力)”教.元明以后,内地禅宗传到大理,佛教寺院遍布各地,使洱海地区很早就有“古妙香国”的称号.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川、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新中国成立后,三月街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大会.“火把节”是另一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它是白族人民在秋收前预祝五谷丰登、人富兴旺的活动.这天晚上,每家门前都竖有火把一柱,村口有全村公共的大火把,上插红绿纸旗,书写一些吉祥语句.村民们则高举火把在田间游行一周,以表捕灭虫害.此外还有“绕三灵”、“耍海会”等节日活动.
历史: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了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文化艺术: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彝族:能歌善舞的民族
凉山是歌舞之乡,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凉山彝族音乐风格古朴,品种繁多,民族特色鲜明而浓郁.民间音乐中的民歌和民间文学关系密切,很多普遍流传的抒情长诗,如《阿莫尼惹》、《阿依阿呷》、《阿惹妞》、《阿丝牛牛》等.都是用歌曲形式传唱的.除叙事性的歌曲外,有结婚时唱的歌曲如《惹打》,火把节唱的歌曲如《都火》、劳动时唱的歌曲如《犁地歌》、《牧学歌》等.此外还有山歌,如布拖高胜山歌、儿歌等.
彝族民歌因地区的不同,其风格也有差异.凉山南部地区的民歌高吭激越,中西部地区的民歌轻柔优美,东部依诺地区的民歌敦厚朴实.过去的彝族民歌,总的说来给人以压抑低沉之感,但其朴素优美的民族、地区韵味十分鲜明.民间器乐不是供作伴奏,而是独立发展,自成系统.引人注目的是它展示的历史时空跨度极大.常见的有口弦、月琴、马布、葫芦笙、胡琴、彝箫、坚笛、唢呐等.此外,吹木叶,即以一片树叶来吹奏乐曲也是彝族人民喜爱的民间音乐.口弦和月琴十分普遍,几乎所有的妇女.无论老幼,襟前都挂着一付口弦,随时可以演奏.口弦是一种独特而简易的乐器,由几片长约七八厘米的薄簧片组成.有竹片和铜片两种,最少的两片,最多的达五六片.竹制的音色深厚、低沉.铜制的音色清脆、秀丽.吹奏时以手指拨动黄片,利用口腔共鸣变化音色.簧片除发出本音外.还发出十分优美的泛音,构成音乐较宽的曲调.月琴多为中青年男子喜爱,其中不乏优秀的民间月琴手.50年代.凉山彝族姑娘沙玛乌芝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奏的月琴.受到热烈赞扬.
凉山彝族的民间舞蹈往往和歌唱、器乐的演奏分不开.民间舞一类是产生于生产劳动中的舞蹈如荞子舞、包谷舞、织毡舞等,大多是模拟劳动动作和表现生产过程.另一类是在节日或在婚嫁欢乐场面中常见的舞蹈如跳锅庄、跳“都火”、对脚舞、被毡舞、芦至舞.有的表现耕牧的勤劳.丰收的欢乐,有的表现征战的勇敢、爱情的追求.
从彝族民间艺术中开出的凉山歌舞之花,不仅在中外舞台上一展辉煌,而且在现代生活中遍地开放.今天,在凉山城乡经常可以看到男女老少手拉着手,踏着民族风味的节拍,欢乐地跳着达体舞.达作是彝语的音译,意为踏地舞或脚踏舞,是在传统的彝族歌舞基础上编创而成的一种集体舞蹈.动作简练明快,音乐悠扬流畅,乡土气息浓郁,时代色彩强烈.80年代一经形成,迅速普及全州并以大西南民族交谊舞的态势,很快向州外、省外推开.在94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上来自国内外的客人和彝族同胞手拉手,围着一堆堆青火.跳在一起,融为一家,场面热烈壮观.气氛亲切感人.
彝族的民族音乐包括歌曲和乐器.
彝族的歌曲有:史诗歌、情歌、喜歌、风俗歌--内中又有喜酒歌、叫魂歌、送鬼歌、巫师调等多种曲调;从名目上分,歌曲有俄、雅、左、格等.“俄”是唱的意思,可以在各类场合中演唱,气氛较为轻松随意;“雅”是一种独唱山歌,演唱者一般为男女青年,多为触景生情;“左”是一种婚礼歌,在举行婚礼大夜晚,由主客双方各出两名歌手边舞边唱;“格”是一种悼念死者时或祭祖活动时演唱的合唱歌曲,一人领唱,众人学唱,歌词由领唱者即兴创作;“毕”是指彝族毕摩在进行宗教活动时唱的歌,我们称之为宗教音乐,以与“俄”进行区分.音乐则有歌舞音乐、口弦音乐、吹叶子音乐,其中也各有许多曲调.此外,还有多种乐器:月琴是彝族最喜爱的乐器之一,弦普遍为两根,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口弦是用竹质、铜质制成形状象竹叶的簧片,在中间有一簧舌,靠控制呼吸来调节音色;“玛布”是彝族独特的乐器之一,其吹奏特点是利用鼻孔吸气,让鼓腮连续不断送气,可模仿婴儿啼哭,鸟雀鸣唱;葫芦笙和唢呐,多用于吹奏彝族民歌和曲调.
风俗习惯:
"爬花房"--彝族男女的婚恋:"爬花房"是楚据彝族特有的风俗.姑娘年满16岁,父母就为她另盖一间小草楼,让其单独在其中过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爱姑娘的草楼谈情说爱.他们在一起吹响蔑,对调子,互诉爱恋之情.即使同时有几对青年男女也是如此,大家并无拘束.一旦爱情成熟,男女双方只要征得父母同意就可以结婚,双方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儿女们的选择.
云南小凉山彝族的婚礼相当别致.结婚时,男方要备马,携带酒、布、肉、养面等礼物去迎新娘.女方村里的姑娘,可使出浑身本事向迎亲的客人泼水,捉住拼命戏乐.送亲的人全要男子,新娘至男方门前,要到太阳落山方可进门.进门前,由一人托着装有羊肉、养把把和酒的木碗,在新娘头上绕一圈,以示婚后生活富裕.然后,新娘由表兄弟背进屋去.
"跳菜"--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舞蹈、音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
宴宾时,通常用方桌沿两则一溜摆开,宾客围坐三方,中间留出一条"跳菜"通道.三声大锣 拉开"跳菜"序幕:大锣、芦笙、三弦、闷笛、树叶等民乐齐奏;在姑娘小伙"呜哇哩--噻噻"的吆喝声中,只见顶着托盘的彝家男子双手拱揖,脚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另一个人头顶和双臂各撑一菜盘(共24碗)紧随其后入场.他们合着古朴纯厚的民乐协奏曲,脸上作着滑稽州怪相,跳着歪来复去而又轻松、优美、流畅、连贯的舞步,一前一后登场.两位手舞毛巾的搭档,则怪态百出,形如彩蝶戏花般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地为其保驾护航.
一对托菜手要上菜四桌,搭档把32碗菜摆成回宫八卦阵,每碗菜都像一粒"棋子".自有定位,全按古已有之的规矩逐一落桌,丝毫不乱.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少数民族介绍:白族,彝族尽量详细点,谢谢! 台湾省的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A彝族 B壮族 C白族 D高山族 百度中国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苗族、傣族、彝族、壮族、水族、哈萨克族、回族、瑶族、白族、阿昌族、土族他们的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详细介绍 白族介绍 什么节是彝族、白族的重要节日? Royal mail 中文翻译是什么? 详细介绍下如题, 尽量详细点 谢谢 没有悬赏金 谢谢过道帮忙 唐朝就生活在祖国境内的少数民族A回讫-回族-新疆B吐番-藏族-西藏C南诏-白族.彝族-云南D革末革歇-满族-东北 少数民族的建筑形式与当地环境的关系傣族;哈尼族;彝族;侗族;藏族;回族;白族;蒙古族;壮族;这些都要 陕卫消证字是什么意思?尽量详细解说点.谢谢! 解释学转向是什么意思,尽量详细点.谢谢 有什么名种的马?介绍尽量详细点 中国少数民族重要节日 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 如儒每个节日的简介 以下少数民族及其传统活动搭配正确的是A彝族——赛龙舟 B傣族——阿细跳月 C白族——摔跤 D傈僳族——对山歌 请问以下少数民族及其传统活动搭配正确的是A彝族——赛龙舟 B傣族——阿细跳月 C白族——摔跤 D傈僳族——对山歌 少数民族当中的白族有什么特点? 示波器功能介绍!最好详细点!谢谢 历史上的藏族、维吾尔族、彝族、白族、在唐朝时称什么?生活在哪里?有什么生活习俗?最好是简介明了点,不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