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我国产业布局的调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0:38:23
建国后我国产业布局的调整

建国后我国产业布局的调整
建国后我国产业布局的调整

建国后我国产业布局的调整
一、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回顾:从超英赶美到坚定改革开放
新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经历了近60年的时间.从1949年到l952年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仅用三年时间,工农业生产都达到或超过1949年前的最高水平,修复了中断多年的铁路交通,从l953年开始到1957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是我国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计划经济的开端.
二、从属于国防安全目标下的区域发展:1949~1972年
1949~1972年的20多年间,中国制定和实施的区域发展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以分析全球的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军事冲突危险为基础,从属于国防安全目标.这个时期可以再分为1949~1964年和1965~1972年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区域政策的总倾向是一致的,但在区域政策制定的背景和空间上有一定的差别.
(一)1949~1964年,以“156项”建设布局所代表的区域政策——建设内地
(二)1965~1972年,向“大三线”地区实施“战略转移”
三、中国区域政策的第一次调整:1973~1978年
1973年1月,国家主管部门制定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计划,开始了以引进项目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这时期产业布局总的特征是由内地向东部特别是沿海的社会经济发达区域逐渐转移.
四、以发挥优势、加快全国经济整体增长为目标:1979~1992年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中国经济发展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1979年中央确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自此,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80年8月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随即深圳、珠海、厦门、汕头4个经济特区的建设全面展开.
(一)沿海地区发展战略:1981~1985年
(二)“三大地带”发展战略:1986~1992年
四、中国区域发展政策的第二次调整:1992年后
1979~1992年全国GDP的年增长速度达到9.0%.但是,在全国经济取得连续10多年的快速增长的同时,地区间经济增长的差距迅速扩大,生态环境凸现,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内陆部分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地区,生态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50年代,建设东北重工业基地
60年代至70年代,重工业内迁至内陆的四川山西甘肃等地区
1978年起,实行改革开放,发展东部沿海地区
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发展

1978年底,邓小平提出“部分先富带后富”政策和中央作出改革开放决策之后,就开始酝酿选择优先开放和发展的地区。根据我国的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中央首先把东部沿海地带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从1979年中央决定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开始,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区域逐步扩展。1984年,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分别被确定为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使我国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扩大形成为南北全线的战略...

全部展开

1978年底,邓小平提出“部分先富带后富”政策和中央作出改革开放决策之后,就开始酝酿选择优先开放和发展的地区。根据我国的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中央首先把东部沿海地带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从1979年中央决定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开始,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区域逐步扩展。1984年,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分别被确定为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使我国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扩大形成为南北全线的战略布局;1985年,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又被确定为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扩大到山东、辽东两个半岛,从而形成了一个沿海开放地带。
与此同时,国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开始专门制订地区发展战略。“六五”计划把全国划分为沿海、内陆和少数民族地区,明确提出重视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先发展和带动作用。1984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并把对外开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提到战略高度,为制定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政策奠定了基础。“七五”计划进一步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制定了以三大地带梯度推移为主要内容的地区经济发展总体计划。按照该计划,20世纪最后十几年国家投资重点首先集中于沿海地区。“七五”计划还要求沿海开放地带要着重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成为对外贸易的基地。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央明确提出实施沿海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经过1979~1987年近1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分析,在邓小平关于“部分先富带后富”思想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导下,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日趋酝酿成熟。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们已经在实行对外开放这个基本国策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今后,我们必须以更加勇敢的姿态进入世界经济舞台,正确选择进出口战略和利用外资战略,进一步扩展同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交流,为加快我国科技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更好的条件。”[1]大会强调要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开放地区应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
按照中共十三大精神,中央领导人根据对外开放从外向型经济起步和演进的成功启示,于1988年1月正式提出了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报告。报告认为:(1)沿海地区应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劳动密集与知识密集相结合的产业。(2)沿海加工业要坚持“两头在外”(指把生产经营过程的“两头”即原材料和销售市场放到国际市场上去),大进大出。(3)利用外资的重点应当放在吸引外商投资上,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同时,为了有助于推动沿海地区的发展,必须加快外贸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搞活企业机制,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的生力军作用;切实提高管理水平,让外国企业家能够按照国际惯例来中国管理企业;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充分发挥我国科技开发力量强的优势。报告强调:当前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一个有利的机遇。“为了抓紧利用当前的机遇,沿海地区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总的来讲,沿海一亿多到两亿人口的地区,必须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向国际市场,进一步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这样,“不仅沿海地区的经济能够加快发展,能够提高水平,而且势必有力地带动中、西部的发展……这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具有战略意义。”[2]
1月23日邓小平在这份报告上批示:“完全赞成。特别是放胆地干,加速步伐,千万不要贻误时机”。[3]2月6日,中央政治局第4次全体会议同意上述构想,并决定把它作为一个事关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加以部署。3月25日,李鹏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不失时机地加快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1](p.160)并将它列为今后五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沿海地区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至此,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决策最终确立。
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1988年初,有学者提出“‘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构想[4],认为中国为了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和经济的高度增长,必须加入“国际大循环”,即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外向型经济,一方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另一方面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外汇资金。据此,国内外一些人把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称为“国际大循环”,或认为其基本内容就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其实,当时中共中央关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包含了“国际大循环”,构想的一些合理观点,比如,利用国际经济结构调整这一有利时机,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但是这两者不是等同的。
“国际大循环”理论有其特定的含义,即侧重解决工农业二元矛盾和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而中共中央提出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从其形成的过程来看,则是邓小平部分地区先富带动各地区共富思想和改革开放政策的现实展开。包含以下两方面重要思想:
第一,沿海地区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并对内地产生辐射作用,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衔接。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具体说来,就是沿海地区要充分发挥优势,抓住国际经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的有利机遇,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竞争,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并逐步把部分原材料和市场让给内地,把国际市场上获得的经济信息、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转移到内地,发挥对其他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1984年3月,邓小平提议进一步开放部分沿海城市,中共中央、国务院随即批转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提出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中“要利用两种资源(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打开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学会两套本领(组织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并指出:这“是解决我们资金不足和技术落后的一条重要途径;到我们实现了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之后,仍然是促使经济持续高涨的一项重要措施”。[5]过去在经济建设中,对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存在着狭隘的理在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上,往往只注意国内资源、国内市场和组织国内建设这一面,而对国外资源、国外市场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方面,则重视不足。“利用两种资源,打开两个市场,学会两套本领”的提出,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转变,对发展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有重要意义。
1985年1月召开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认为,将沿海地区逐步开辟为对外开放的经济地带,“不但可以使沿海经济加快发展,在全国最先建设成为内外交流、工农结合、城乡渗透、现代化、开放式的文明富庶的地区,而且可以使内地和沿海的优势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和繁荣”。同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将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多层次的探索和实践,由外向内、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从而有效地把发展沿海经济同开发内地经济密切结合起来,解决我国东部和西部的关系问题,使我国经济全面振兴,人民普遍富裕起来”。[6]
中共十三大之后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快发展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重大决策,构成了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1988年3月,李鹏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方面的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日益增强。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外投资的扩大,为我们进一步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沿海地区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竞争,以沿海经济的繁荣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1](p.161)报告强调,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必须继续巩固和发展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充分发挥沿海开放地带的作用,逐步建立起更加开放的外向型经济结构,并适应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进一步加快和深化外贸体制的改革;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要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走在前头,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较低的优势,实行“两头在外”,积极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劳动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出口,增加出口创汇,大力发展“三资”企业;要特别重视利用沿海农村劳动力的优势和现有乡镇企业的基础,发展外向型企业和创汇农业;大力发展沿海和内地的横向经济联合,积极向内地转让技术、管理经验和输送人才,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1](pp.161-162)
第二,充分利用沿海地区的经济条件使其率先发展起来,影响和带动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中共中央总结和反思建国后30年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经济地区分布不平衡性的特点,开始改变过去优先发展内地的战略,逐步实行支持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其突出特点是实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政策,对沿海地区实行投资、财税、信贷、外资外贸、价格等政策倾斜,以打破地区发展上的平均主义,促进沿海地区较快地发展起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共中央明确指出,沿海与内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很不相同,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是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沿海地区经济过去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建国以后较长的时期里,由于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个关系摆得不够合理,没有取得应有的更大的成果。当前,国际环境、国内情况都已经发生重要变化,“我们应当不失时机地把沿海的经济建设作为重点,从各方面支持其发展得更快一些,并以此为阵地支援内地的开发,推动全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6](p.647)
“六五”、“七五”计划都明确实行了这一政策。“六五”计划指出:要“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的现有经济基础,充分发挥它们的特长,带动内地经济进一步发展”。内陆地区应该“加快能源、交通和原材料工业建设,支援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7]“七五”计划指出要从过去强调平衡布局、重点发展内陆地区,转变到按三大地带东中西的序列,分阶段、有重点、求效益地展开布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七五”期间以至90年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是“要加速东部地区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区的准备”。[6](p.810)“七五”计划还具体规定了三大地带的经济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指出东部沿海地带要通过加快现有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和努力开拓新兴产业、开拓新技术领域等措施,加速经济发展,带动全国经济振兴。
由此可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非常丰富,是一项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全局和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重要决策。
首先,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不仅要大力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而且要促进沿海地区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后,许多学者认为它的基本思想就是要扩大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实际上,这只是实施这个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或者说是推动经济全面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沿海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沿海经济进一步走向世界,也必然为内地腾出部分原材料和国内市场,进而为内地的发展创造条件。
更为重要的是,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是促进改革和开放有机结合的有力措施。开放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改革,同时又是推进整个改革的外部动力。中国经济要进入国际市场,就得对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逐步实现与国际市场的衔接,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推进开放。“沿海经济率先外向,就要率先改革,大胆突破旧体制的束缚,让新体制更快地成长起来。这样,沿海就应该成为探索改革、带动全国先行区”。[8]
其次,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不仅是区域性战略,而且是一个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国性战略。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后,曾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学者纷纷发表见解,有人认为它是全国性战略,也有人认为它只是区域性战略。从上述可知,它不单是区域战略,而且是关系到全国的发展战略,是贯彻邓小平“部分先富带后富”和对外开放思想的重大步骤,也是中共十三大经济总体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十三大政治报告指出:“在产业发展的地区布局上,既要重点发挥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作用,又要逐步加快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开发,使不同地区都能各展所长,并通过相互开放和平等交换,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地区经济结构”。[1](p.21)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使全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落到了实处,不但明确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而且抓住了带动内地和全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从我国三大地带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来看,三者既在地域上相对分离,又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没有沿海的率先发展,中、西部的发展和开发就受到财力、物力的制约;反之,没有中、西部的发展,沿海的发展也缺乏后劲。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各地区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就是说,正确处理三个地带的发展关系,也就成了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把东部地区的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它们能够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使全国经济振兴,人民共同富裕”。[6](p.809)因此,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是关系到各地区和全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
实践证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中有的思想,如“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可能绝对了一些,但从其基本精神和总的方向看,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和符合中国改革开放新形势的。

收起

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8.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2660亿元,占全国的16.8%。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

全部展开

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8.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2660亿元,占全国的16.8%。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裕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方针政策和重点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探索西部大开发的新路子。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进步协调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有重点、有步骤地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坚持把西部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国家政策支持结合起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总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21世纪头10年,力争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有较大发展,重点地带开发步伐明显加快,科技教育和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明显加强,改革开放出现新局面,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西部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发展科技教育,培育和用好各类人才;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党的三代领导人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关注
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存在和过分扩大,是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早在五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就强调,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他讲道:“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70%在沿海,只有30%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八十年代,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要顾全两个大局”的地区发展战略构想。“一个大局”是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即到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全国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这个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问题,并多次就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问题发表重要讲话。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抓住世纪之交历史机遇,加快西部地区开发步伐”。
江泽民同志还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总原则,即“把加快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同保持政治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结合起来,把西部发展同实现全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在国家财力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通过转移支付,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在充分调动西部地区自身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入开发,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
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敲定对西部进行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会议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要从大局、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随后,在12月份举行的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指出:“要像当年搞特区那样,加快西部地区大开发。”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
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东部地区由于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有利的地理位置,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现代化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人们普遍过上了小康生活。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十几年来,这种差距还呈拉大趋势。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加速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保持全国社会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广大西部省区地处祖国边疆,是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地方。多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分化”和“西化”,利用西部民族和宗教问题搞颠覆和分裂活动。维护和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分裂我国的阴谋,很关键的一条,就是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巩固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技术和劳动力需要寻求新的生产领域、新的市场、新的发展空间。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发展水平较低,还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有效地扩大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
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与其他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任务更为艰巨。加上千百年来频繁的战乱、自然灾害和各种人为的原因,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荒漠化年复一年地加剧,并有逐步向东推移的趋势。这不仅对西部地区,而且也给东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不遏制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就没有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也就谈不上全国的现代化。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而深刻地进行,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我们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在新世纪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使我们发展得更快、更好,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充分发挥这些地区市场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为加快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为东部地区发展提供市场和能源、原材料支持,为东部地区的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西部地区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
2000年1月,国务院组成了以朱镕基总理任组长、温家宝副总理任副组长、国务院和中直19个相关部委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1月19日至22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在京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研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
会议指出,新中国成立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接近小康水平,国家有能力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当前正在实施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可以用更多的财力直接支持西部开发。现在我国已基本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粮食出现了阶段性的供过于求,这是在生态脆弱地区,有计划、分步骤退耕还林(草),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好时机。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加快,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西部地区也将像东部沿海地区一样更加开放。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几件关系西部地区开发全局的重点工作:
第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从战略眼光出发,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投入,先行建设,适当超前。要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加强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坚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放在突出位置。要在做好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着力抓好一批重大骨干工程。
第二,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是推进西部开发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加大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力度,同时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由国家无偿向农民提供粮食和苗木,对陡坡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先搞好实施规划和试点示范。试点的规模要适当,不宜铺得太大,防止一哄而起。要加强政策引导,尊重群众意愿,不能搞强迫命令。
第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起点要高,不能搞重复建设。要抓住我国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时机,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从各地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强农业基础,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工业调整、改组和改造步伐;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第四,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军工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现有科技力量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要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在办好高等教育的同时,特别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千方百计使用好现有人才,采取积极措施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大力培养各类人才。
第五,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不能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必须研究适应新形势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特别是要采取一些重大政策措施,加快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要转变观念,面向市场,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采取多种形式更多地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城乡集体、个体、私营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积极发展城乡商品市场,逐步把企业培育成为西部开发的主体。
这次会议强调要加强对西部地区开发工作的领导,当前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所有的重要建设项目都要纳入规划,进行充分论证。推进西部大开发,既要有紧迫感,也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不能急于求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既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又要认真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不能乱集资、乱收费,增加企业和农民负担。要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保证西部开发扎扎实实地健康发展。
当前西部地区开发的工作重点
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2000年3月中旬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成立并开始工作。
西部开发办2000年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做好西部开发的总体规划。二是抓紧制定促进西部开发的政策措施。三是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加快开发西部地区要有新思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要调整地区经济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面向21世纪的大战略、大政策,一定要贯彻好、实施好。
一、西部大开发是面向21世纪的一项大战略、大政策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发展,逐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各地区经济普遍繁荣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亦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
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思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部署。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7—278页)对于什么时候、在什么基础上把支持与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提到日程上,邓小平同志也做了深入的思考,要求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上,第373、374页)现在到了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我国东部地区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实力大大增强,同时东西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依然存在,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所以,目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有了条件,而且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党中央和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审时度势,把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国家经济布局指向和区域经济政策作出调整,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确分析当前形势,总揽全局,作出的面向21世纪的重大决策。1.适应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是我们这两年来取得的一条极为宝贵的经验,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在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分析与判断的基础上,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适时调整与部署。在市场供求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要保证下个世纪的长远发展,必须实行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发展方针。全国人口中近1/4居住在西部地区,只有加快西部的发展,提高西部民众的收入水平,使庞大的潜在需求变成现实的市场需求,才能为经济增长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2.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国家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强有力的保证。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国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只有东部地区的发展,而西部地区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况,将影响全国经济的发展,拖整个经济发展的后腿。3.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资源分布与要素秉赋各异,相互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北煤南运、西油南输、西电东送、西棉东调、南菜北运……,表明区际经济之间存在很高的关联度,加快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对基础原材料和动力的需要,使整个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4.西部大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西部地区居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的上游,是国家生态屏障之所在。只有加快西部发展,使居于高山深谷者尽快从“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中走出,大江大河及其中、下游地区的安全,全国生态环境的改善才有保证。5.西部大开发是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的重要保证。我国55个少数民族,大部分聚居于西部和陆地边境地区,加快西部经济发展,使愈来愈多的民族聚居地区和边境地区走上繁荣之路,是巩固、加强民族大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保持边境安宁与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基础。
二、西部大开发要依靠两个手段、三股合力
两个手段是指市场机制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尤其是区域政策。
要素价格的变化和地区要素价格差异,是推动产业空间结构转换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20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大城市的土地、环保、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攀升,不少传统产业、产品的优势正在或已经丧失,西部地区应该利用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有利条件,在这些产业和产品上形成优势,赢得市场,站稳脚跟。传统理论在讲到产业空间转移时,往往解释为发达地区及大城市的工厂和设备向欠发达地区搬迁。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多的是通过优胜劣汰,一地区某产业逐渐失去优势和衰落,而在另一地区发展起来,形成优势。因此,西部地区不能坐等“转移”,而应打主动仗。方式不同,中西部的付出与收益都大相径庭。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推进西部发展的积极效应,但单靠市场机制还解决不了东西发展的差距问题。这是因为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区位(处于国内运输网的末梢、国内大市场的边缘等)、历史基础和历史包袱(如“三线”建设时,工厂靠山进沟,社会负担沉重)等因素,使西部的市场主体和东部并非处于同等的起跑线。实践表明,区域发展差异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一定时期内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人才、资金、能源、原材料的流出造成欠发达地区缺少人力、物力、财力而降低发展速度的“极化效应”;二是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增强导致资金、技术、设备向外扩散而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扩散效应”。在经济起飞时,强大的“极化效应”和弱小的“扩散效应”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如果单凭市场力量的作用而不进行政府干预,结果势必造成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通过中央政府的政策投入和资金投入,使西部市场主体处于与东部大体相同的起跑线,非常重要。具体说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中央财政支持加快西部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揭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前提;二是支持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保护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既是为了实现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亦是为了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的安宁。在上游地区为改善生态环境实行退耕还林(草)的过程中,国家和中下游地区应通过以粮代赈等方式予以补偿;三是保证西部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在义务教育、初级卫生保健等社会公共产品的享用上与东部地区大体持平;四是为某些国有企业还清历史旧账。60年代从备战出发在西部山沟里建了一些军工厂,现在产品要军转民,有的工厂要出沟进城,这几笔“旧账”让企业靠加强经营管理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消化不了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有关“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和减轻企业社会负担”所提的各项政策,有必要更多地向西部倾斜。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三股合力的共同作用。一是进一步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加大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政策与资金投入的力度。二是广泛推进东部和西部之间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协作,加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推动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跨区域的资产重组。三是加快西部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探寻适应国内外大市场新态势、适合西部区情的发展战略与对策。前两者是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启动与推动力,后者则是关键与根本。只有通过后者,来自外部的种种支援和帮扶,才能转化为自身的“造血”功能,形成自组织、自发展的机制,成为推动西部发展永不衰竭的内在动力。
加快西部改革开放步伐包括加快西部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的形成与壮大;加快西部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的调整,使国有资本集中布局于优势产业,实行有进有退,以退求进;加快西部商品与要素市场体系的发育、市场规则的完善和市场秩序的建立;加快西部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能转换,由过去按行业隶属原则管理所属企业,转向按属地原则,面向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分的所有市场主体,履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通过制度安排与政策诱导,构建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活环境,使来自各个国家、国内各地区、各种所有制的投资者,在西部投资能取得合理回报,真正做到政府搭台,市场主体。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