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的地质构成是什么,是柔软地盘还是硬地盘.主要的成分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21:28:34
成都平原的地质构成是什么,是柔软地盘还是硬地盘.主要的成分是什么.

成都平原的地质构成是什么,是柔软地盘还是硬地盘.主要的成分是什么.
成都平原的地质构成是什么,是柔软地盘还是硬地盘.主要的成分是什么.

成都平原的地质构成是什么,是柔软地盘还是硬地盘.主要的成分是什么.
成都平原第四系较为发育,由不同时期和不同成因类型的松散堆积物组成,以中上更新统分布最广,其余为零星分布.地层厚度变化大,从西北向东南厚度变薄,由40多米变为几米,为河相冲——洪积、冰水堆积成因.全新统(Q4)为近代河流冲一洪积层.形成河漫滩和一级阶地,河漫滩由灰色砂及砂砾卵石构成;一级阶地上部为灰色砂质黏土,局部地方夹粉细砂层,下部为黄灰色砂砾卵石,粒径4~10厘米.上更新统(Q3)广布平原地区,与下伏基岩呈不整合接触.为流水、冰水堆积层,主要分布于二级阶地,上部为褐黄色砂质黏土、黏质砂土、灰褐黄色砂砾卵石层;中部为浅黄褐黄色成都黏土及砂质黏土含铁锰质结核;下部为砂砾卵石层夹粘土层,砾卵石成分多为花岗石、石英岩、变质岩类,呈浑圆状,粒径一般为3~10厘米,厚5~40余米.中更新统(Q2)与下伏基岩呈不整合接触.上部为黄、棕黄、紫红色粘土,含铁、锰质碎屑及结核.黏土裂隙发育,吸水性强,网纹状裂隙中常充填白色高岭土,厚度8~12米;下部为黏土泥砾层,其顶部常夹黄砂透镜体,砾石成分以花岗岩、石英岩为主,次为深色变质岩类,粒径多为3~8厘米,次圆状,无明显粒序性和定向性.中、下更新统(Q1-2)为冰碛——冰水堆积层,不整合基岩之上,上部为棕黄色黏土,这种黏土多呈硬塑状态,含铁、锰质、硅质、钙质结核与白色高岭土团块,具良好的黏性,可塑性与强偏中等程度的膨胀性,其厚度为数米至10余米,黏土层下为砂砾卵石层,厚数米至20余米,卵石层下与白垩系灌口组呈不整合接触.白垩系(K)上部多遭剥蚀而被第四系地层覆盖,因此出露较为零星,总厚度大于319米,自上而下可划分如下.上统灌口组(K2g)为边缘湖相沉积的紫红、棕红色泥岩夹泥质粉砂岩,泥岩中夹绿色斑点薄层石膏及钙芒硝,上部遭受剥蚀出露不全.上统夹关组(K2j)为河湖相沉积,主要为紫红、砖红色长石砂岩组成,中一细粒结构,厚层至块状构造,泥质胶结,上部夹数层同色薄层或透镜状砂质泥岩,风化强烈.砂岩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岩屑,底部为棕褐色砾岩,厚度大于149米,与上覆灌口组呈整合接触 下统天马山组(K1t)为河湖相沉积,为紫红色泥岩、砂岩不等厚互层,夹数层不稳定砾岩.县区厚度大于142米,与上覆夹关组底部砾岩呈假整合接触.侏罗系(J)自上而下可划分如下.上统蓬莱镇组(J3p)为一套浅滨湖相沉积.地层中含薄层石膏,泥岩中普通含钙质.区内以较稳定的两层黄绿色页岩作为标准层,将该组地层分为三段.上段为棕红、紫红色泥岩与灰紫色细粒砂岩不等厚互层.由下向上砂岩减薄,泥岩增厚,颜色由紫红变成棕红色.底部为绿色页岩.与上覆白垩系天马山组.底部砾岩呈假整合接触.中段为棕红、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灰白色、灰紫色中、细粒砂岩互层,上部夹3~7米厚的浅灰色泥灰岩及页岩.底部为黄绿色页岩.下段以紫红色泥岩为主,夹泥质粉砂岩及透镜状长石、石英砂岩,底部为紫红、灰白色厚层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中统遂宁组(J2sn)以紫红色泥岩为主夹泥质粉砂岩,其间常夹薄层石膏及方解石细脉和透镜状石英砂岩,灰绿色花斑,虫蛀状干裂纹.为较稳定浅湖相沉积;与上覆蓬莱镇组呈整合接触.地层岩性单一,横向变化不大,县区厚度大于360米.中统上沙溪庙组(J2s2)为湖相沉积.以紫红、紫褐色泥岩为主,夹泥质粉砂岩及长石石英砂岩.泥岩普遍含钙质团块.由下向上岩石颗粒变细,砂岩减薄,泥岩增厚.上与遂宁组底部砂岩呈整合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