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唐郑谷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1:45:42
柳唐郑谷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柳唐郑谷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柳唐郑谷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柳唐郑谷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郑谷(唐)
  《柳》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泪,千丝万絮惹春风.
  初读郑谷的《柳》,觉得清丽自然,淡雅质朴.诗歌前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副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春景图.诗人用美景来衬托离别之情.这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并无出奇之处.但细细品味,这首七绝却是“别有伤心处,尽在不言中”.
  首句“半烟半雨江桥畔”,写柳树在烟雨中摇曳多姿.“江桥畔”是离别的地点,而柳却偏偏生长于此,不免触动离人的满怀愁绪.“半烟半雨”表明送别是在春季的一个阴雨天.四周烟雾飘渺笼罩,给人一种朦胧之感.此处诗人用意精妙:一是朦胧的烟雾就像是离人朦胧的眼泪,就像是萦绕心头、挥之不去的离愁别绪.
  第二句紧承第一句写景,诗人把写作的镜头拉远,视角转向山路.山路乃旅人前行之路.可想而知,阴雨天气,道路泥泞而漫长,暗示前路艰难.再加上烟雨迷蒙,不禁勾起羁旅漂泊之感,离人愁绪更浓.
  纵观一、二句,写景清新自然,但又愁绪绵绵.用语复沓回环,节奏舒缓,平仄声调起伏,与离人步伐缓慢、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态十分吻合.
  如此愁绪,恰似一江春水,蓄势待发.第三句“会得离人无限泪”,一语点破离情,奔涌而至,并迅速弥漫,令人窒息.“会”作“领会,体会”解,连无语的柳树都深受感动,居然体悟出离人之情,可见这愁非常具有感染力和穿透力.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所说“有我之境”,此句正是把人的主观情感融入景物中,使景物也具有人的情感.达到“心灵的东西借感性化显现出来”(黑格尔《美学》)的效果.“离人无限泪”又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清新的画面:离人“执手相看泪眼”,纵有千言万语,也无言以对.“此时无声胜有声”,只有无边的愁绪萦绕.真是“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送断肠人”.
  至此,主题突显,情意浓烈,诗歌已及高潮,但诗人并未结束,而是轻柔一转,妙笔生花.“千丝万絮惹春风”言春风中柳条婀娜,柳絮飘飞,一个“惹”字尽得其妙.柳丝轻拂,依依袅袅,似在挽留什么,亦如牵曳着离人的裙带,缠绵多情.柳絮飘荡,风情万种,惹动着彼此缭乱的离绪.此情此景,用晏几道《清平乐》中“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再看“千丝万絮”即“千思万绪”,一语双关.明写柳树妩媚多姿,暗写春风撩拨离人心弦,思绪深永.又与上句“无限”相得益彰,真是处处含玄藏意,令人回味无穷.此处如换成春风惹柳,便平淡无奇了
  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之后,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有所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却依然长于抒情且富于风韵,此诗集三者于一体.前两句写景蓄势,渲染离情.第三句突兀而出,点明主旨.末句语出自然,韵味深长.诗人写得情真意切,明白晓畅,毫无削足适履,刻意求工之嫌.梅尧臣《论词随笔》有云:“意不浅露,词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细品郑诗,正深得其中之真意.
  以上摘自下面网址